标签:
杂谈 |
2008-5-19 "胜利会师"
凌晨,我和闫师傅先行休息,但在颠簸的山路上这觉睡得实在不踏实,可实在太困了,把自己绑在担架上就不一会儿睡着了。突然,在迷迷糊糊之中我们感觉到车况有些异常,用闫师傅的话来说:“这小子加速有点冲!2挡换4档“哞∽”的一下子就加上去了。”于是,我们命令涛子立即靠边停车,换人。后来我们了解到,造成涛子反常的原因除了疲劳,还有引导车迷路所造成的烦躁。前方等待着我们,而路线错误使我们整个车队耽误近一小时,而且造成各车分散,难怪涛子会如此着急。谢涛,简称涛子,今年30岁,小孩出生刚刚5个月,每次看见他给家里打电话时乐呵呵的样子,我们都觉得他性格真好,不急不躁。但这次,他真是生气了。其实,那晚发火的何止涛子一个,我们转运分队就是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可是欲速则不达,何况在这GPS都没有显示的路上。
尽管经过了迷路这么一个小插曲,我们还是准时到达了指定地点——绵阳市中心医院。车刚刚停好我们就赶紧和三院的同事联系,我们多么希望见到他们呀!但是当我们转运着病人飞速驶向火车站时,他们恰恰又与我们擦肩而过了,难道见一下战友就这么难吗?这次转运的病人是一个老年男性,肋骨多发性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我们对它进行简单的固定后,开始仔细查体,由于病人没有附带病历,我们必须自己判断病情。幸运的是查体结果提示:没有合并气胸与腹部并发症,但病人脱水症状明显,并且双肺底呼吸音低,说明他极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火车站一片繁忙,但又井井有条,车窗全部撤除,病人可以利用担架直接进入车厢。而车厢里也配备了专门的接诊医生,看到这些,我和小高都松了一口气。我们相信这位老先生一定会康复的。
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当我们再次转运病人时,居然见到了刘晓光副院长和第一批队员,激动的心情自然不用言表,我们把这次短暂的见面称为"胜利会师"。刘院长他们马上就要奔赴北川一线了,而我们只好在心里祝福他们:好运,战友!
今天,是国难日。下午2点28分随着阵阵凄厉的鸣笛声,我们,全体中国人,选择坚强,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