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故乡的一草一木,也都是我的牵挂。得知家乡受灾,我夜不能寐,往事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眼前...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在成都青羊区实业街35号一栋老院子里出生,长大。小时候扛着扁担挑水,总会经过门口那对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的石狮子;为了补贴家用,年迈的奶奶拉板车糊纸盒,晚上回到家还要坐在灯下给我们讲故事...这些,都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
高考时,身为小职员的父亲深夜与我促膝谈心,语重心长的告诫我: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春华秋实。
这些年来,我操着那口被许多人戏称为“川普”的“椒盐普通话”走遍大江南北四海五洲。作为四川人,也一直为人杰地灵的天府故乡自豪着,感动着。蜀都的山水把我养大,四川人特有的坚韧与力量支撑着我度过人生一幕幕的挑战与考验,而国家的发展与兴旺也终于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工作成绩。
家乡受灾,全家人都非常难过担心。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母亲一直生活在成都,至今却一直联系不上。此时此刻,我万分揪心,恨不得能立刻飞回母亲身旁,回到父老乡亲身边,陪他们一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也想为父老乡亲们抗灾救灾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无法入眠的我和夫人杨蓉蓉一起打开电脑,链接到四川省政府的网站,写下了我们最真挚的情感和心绪,代表我们全家,向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教师和孩子们,以及因为受灾而不能正常教学和读书的老师及学生们,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与最诚挚的慰问,并捐款人民币三百万元,愿灾区的学生们能早日回到校园,愿家乡人民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我的联系方式是: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南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