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两场热身赛显示王治郅进入了“鸡肋”期
文/阿南
有球迷给我留言说:“在这支国家队里大郅以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了!热身赛就拼命打如果受伤了正式比赛怎么打?你有想过吗?这个年龄再受伤肯定影响运动生涯!作为大郅多年的忠实球迷真诚的希望你别乱写了!”,呵呵,看来这是一位大郅的追星族,“胜也爱你,败也爱你,拼不动了还爱你”那种狂热追星族,比赛的内容他不是很关心的,大郅出场就好,能得分就好。
记得前几天信烂成新政推出“2周5赛”时王治郅欢呼雀跃的样子吗?连CBA这种低强度的赛事他都已经吃不消了,不要幻想他还有当年进入NBA时的实力,如果没有陷入中国一贯的潜规则“虚报年龄”的话,1977年7月出生的王治郅已经超过32周岁了,竞技状态下降是必然的规律,今年50场常规赛他只参加了24场,上场时间也由高峰期的场均39分钟减至31分钟,回归三年,随着王治郅竞技状态的下滑,八一队由冠军到四强不入,再到跌出季后赛集团,我们看看回归三年王治郅CBA数据的变化:
赛季
场数
上场时间
得分
篮板
06/07
39
36.5
26.7
10.22
07/08
32
38.7
26.1
8.96
08/09
24
31.0
21.9
7.62
其实如果象上面那位球迷说的王治郅“不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了!”,那只是以前,现在总得证明“尚能饭否”吧?
从中澳两场热身赛王治郅的表现已经进入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期,看看他2场数据的对比:
|
时间
|
得分
|
篮板
|
助攻
|
抢断
|
盖帽
|
失误
|
投篮
|
投中
|
罚篮
|
罚中
|
效率/场
|
效率/分钟
|
第一场
|
26.58
|
20
|
2
|
1
|
6
|
0
|
0
|
11
|
6
|
6
|
6
|
24
|
0.89
|
第二场
|
26.06
|
13
|
2
|
0
|
2
|
1
|
2
|
13
|
5
|
4
|
2
|
6
|
0.23
|
2场比赛王治郅的上场时间差不多,第二场还少了差不多1分钟,但是效率就下降明显,效率/场由24跌至6,由全队第一跌至并列第五,和上场时间少一半的苏伟一样,效率/分钟由0.89跌至0.23,仅排对内第9位。虽然投篮次数多了2次,但是得分反而少了7分,命中率下降了,从54.54%跌至38.46%,罚球也由100%跌至50%,拥有全队第一多的出手权13次,超出第二名的朱芳雨30%,却不是得分全队第一,当王治郅手感全无,当王治郅进攻全无效率,他在场上已经成为“毒瘤”,终场前3分多钟,郭士强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在澳大利亚追分最猛的关键时候宁愿相信菜鸟苏伟。
是的,我一直说王治郅是双刃剑,进攻华丽但“防守一贯用眼”,本场继续以2.14m身高的中锋飘在外线,仅得2个篮板,2场比赛合共得4个篮板,简直是笑死同行不赔命,若非李晓旭知耻后勇夺得9个篮板,若非苏伟上场14分钟也抢得5个篮板,中国男篮何止输“澳洲三队”8个篮板?不要忘记王治郅的不设防导致朱芳雨频频补位而吃犯规,等于替对手间接打击了另一位核心球员;不要忘记这仅仅是一支训练性质的“澳大利亚三队”;不要忘记中国男篮平均身高比澳大利亚人高5cm、、、、、、
不要说王治郅一场球6次抢断是他努力防守的证据,没有爱国哨不知道有几个是犯规,在国家队他的抢断从来场均没有超过1个,在cba也只有1个多一点;不要说抢篮板不是王治郅的事,他身边就该配专门抢篮板的蓝领,看看李晓旭已经够努力了,已经惊为天人了,已经被捧为“罗德曼”、魔兽了,篮板还是输8个,第一场李晓旭不是“罗德曼”的时候篮板就输16个,记住这只是一支身高矮我们5cm的“澳大利亚三队”,16:3的抢断不是每一次裁判都爱国的。
当对着身高体壮内线强大的伊朗呢?当对着有美国职业球员归化的黎巴嫩呢?不设防的王治郅还会是郭士强的首选吗?杀敌1000自损800不是很划算的买卖,何况有时连敌都杀不了。
中澳二场热身赛,超过32岁的王治郅不稳定、不防守的表现,预示着他进入了“鸡肋”期,不信?我们走着瞧。
“南粤硝烟会”Q群号:40542437,以球会友,欢迎同道中人加入,道不同不相为谋,滋事者别自讨没趣。
我关于热身赛的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