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后上海英租界现存最早的规划图

标签:
英租界上海史 |
分类: 历史 |
开埠后上海英租界现存最早的规划图
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英国特使璞鼎查就看中了县城北面外滩的地面作为英国侨民在上海的居留地,之后由英国领事巴富尔具体落实。从1843年11月开始,到1845年11月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达成《上海地皮章程》,英租界的谈判整整达两年之久。而在谈判开始之后,英国人实际上已经在这块地面上向当地业主租地,英国领事馆应该已经有土地规划。这规划的基本内容,在《上海地皮章程》中已有体现。但这些土地规划的蓝图,尚未发现。G. Lanning-S. Couling的The History of Shanghai中有一幅图,标为First Sketch of the Settlement,是否英领馆当时的原构蓝图,尚不得而知。
蓝宁和柯灵书中的这张,构图十分简略,除规划了道路之外,没有其他建筑的任何标志,标尺距离也问题多多。标识也只注明虚线为河道。但这张构图的基本内容,在《上海地皮章程》中已有所体现。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详细规划图是1855年的,一份是藏于大英博物馆,由安克强主持的上海关键资料网刊布,另一份是基于该图而印制的,上海图书馆有藏,略有破损,我在这里采用的是从魏白蒂的Old Shanghai一书中扫描下来的,图像完整,但不够清晰。
1855年5月,由F.B.Youer测绘的地图,已经相当专业。已建、在建、已租、用途等各项,均清晰标识,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英租界范围内土地的规划和使用情况。道路纵称Road,横称Street,并留下了当时的英文街道名称。
这幅地图由Plan(Far East)Limited复制,增加了上海租界简史、外侨人名录、租地人名单、船舰名录和1849年外滩景观等内容后刊布。这些附加内容,并不完整,人名录、租地人名录,估计是一种变相的商业广告。
这位名叫F.B. Youer的土地规划师,在1854—1855年的《上海年鉴》( Shanghae Almanac)的人名录中均无记载,估计是英国领事馆临时聘用人员,绘制完毕后就离开上海了。
安克强网站上公布的另一幅地图,是后人对1855年Plan(Far East)Limited印制地图的再加工,对其1849年外滩景观上的各栋建筑加注了所属商行或机构。不过,其中江海关的标识有误,1857年江海关才正式迁到这里。英国领事馆于1852年落成,何以在1849-50年间可以看到,似乎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