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国盛
吴国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6,648
  • 关注人气:2,4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革命》开课

(2017-10-01 20:05:26)
标签:

科学革命

新雅学院

分类: 教学·师生

受清华新雅学院的邀请,本学期我为新雅的新生专门开设一门名为《科学革命》的课程。新雅学院是清华的通识教育学院。和北大的元培学院一样,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学年实现通识教育,之后再分流到各专业院系。也不光是推迟一年选专业。新雅学院的学生即使在选定了各自的专业之后,仍然住在一起,学籍管理上仍然属于新雅,因此享有新雅的文化气氛。

新雅作为通识教育学院,要开创校园新风尚。学生知识面和知识视野应该更广,更有创造能力。我一向主张,创造性来源于自主性、批判性。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批判性学习的习惯,才有可能养育出一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我的课程是一门课下阅读和课上讨论相结合的课程。学生需要花的精力,课下至少与课上相当(3小时),否则课上不下去。

1617世纪科学革命是西方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科学革命作为一种编史模式,是理解近代科学之起源的重要学术进路。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史界为此贡献了众多的学术经典。本次课程通过阅读经过选择的5部经典,让学生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深入理解现代科学的起源和本质。5部经典著作中,库恩的《哥白尼革命》主要讨论天文学,科恩的《新物理学的诞生》主要讨论物理学,奥斯勒的《重构世界》注重基督教神学背景,伯特的《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偏重哲学背景,普林西比的《科学革命》是一个简明扼要的综合。

课程内容和课程方式均事先在网上发布。本来为新雅新生设置了29人的课容量。到了新生选课结束的时候,我发现只有10人报名,于是请求新雅教务把本课向全校开放。新雅教务向学校开放了10个名额,于是很快20人报满。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这20个报名上课的人就有7个人没有到,占35%。余下13个到堂的同学,按照我的要求读过《哥白尼革命》第1和第2章的只有3人。显然,这堂课没有办法按照原来的计划上了。还是以我讲为主,偶尔问一下同学问题。没有读过书的同学自然是一问三不知,那读过书的三位同学,也多半回答不出来。他们都是新生,从高考过来的学生,除了教材和教辅,估计通常是不怎么读书(有一个贬称“课外书”)的,也不知道怎么读书。我在课上再三强调,本门课程目的就在于训练大家读书、思考、写作、讨论。如果不愿意在课下认真读书,只想带着耳朵来听从而拿一个分数的同学,抓紧退课。我还强调,讨论课不是大专辩论会,而要着眼于文本、以文本为基础,进行深层阐释。文本阐释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功,对于刚入大学的中国学生来说,似乎闻所未闻。大家都还未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而养成这样的习惯正是本门课的任务。

下面的一周,退课的、选课的像走马灯一样,进进出出,好不热闹。直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还有16人选课。这时,新雅自己的学生已经退得只剩下5人。这天(周五)下午4点,是清华规定的不准再退课的截止时间。第二次上课时间到,仍然有3位同学不来。我在课前再次强调本课程的性质和要求,鼓励那些并不打算认真上此课的同学抓紧时间退课。因为本课作为讨论课,不能随意缺席、不能课下不读书而敷衍了事。课间有两位新生询问,这个课如何考核、如何考试,我说我们可能没有考试,只有平时成绩。学生一下感到很不好理解。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在北大开“科学通史”的时候,有学生就问考试方式,我说将开卷考试,学生不解地说:“历史课开卷考试的话还需要听课吗”。在他们心目中,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一些历史事件,如果开卷考试,那还需要学吗?我看到这些天资应该是不错的孩子,被我们的中学教育搞成这个样子,内心充满了悲愤。

2次课下来,最后还有9位同学正式选课,其中新雅新生4位,其它院系新生3位,老生2位。我在想,正如钱颖一老师在他的《大学的改革》中所说,“大学的通识教育与中学教育的重大不同不在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在于通识教育是一个忘记(to unlearn)、迷惑(to disorient)和再定位(to reorient)的过程”。我的这门课也许为经过了一年“忘记、迷惑和再定位”之后的新雅二年级学生开设更合适。当然,目前这个选课制度也有缺陷:在随意选课和退课的头两周,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无用功。许多人选了课却根本不来,到了退课截止日期时把课退了了事,占据了选课名额。看来,以后开课,要额外多发放一些名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