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典2021
刘典2021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53,619
  • 关注人气:7,0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敢扣押省部级领导的民国铁面法官

(2012-04-23 18:55:41)
标签:

杨荫杭

浙江省

宋体

杨萌

许世英

文化

分类: 法治浮沉

民国初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燎原之势,民主与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涌现出一大批坚持法治梦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蔑视权贵,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杨萌杭就是其中一例。

说起杨萌杭这个名字,也许有人会觉得陌生。他是杨绛的父亲,文化大师钱钟书是他的女婿。出生于无锡书香门弟,自小就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格教育。纵观其一生,当得上“刚正不阿”四个字的评价。

青年求学路上的法治梦想

杨萌杭青年时考入北洋公学,当时北洋公学由外国人把持,部分学生因对伙食不满掀起学潮,外国人开除了一名带头闹事者。杨荫杭并未参与,但他看到许多学生慑于外人淫威,噤若寒蝉,血性上涌,愤而挺身说:“还有我!”结果也遭到了开除。

杨萌杭怎么会屈服于这样的打击呢?1897年,他又考入南洋公学读书,因成绩优异,于1899年被学校送往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在日本时受到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影响,也开始参与革命事业,后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卒业,回国后在上海《时事新报》担任编辑,同时在中国公学、澄衷学校、务本女校教课,并经常在《大陆月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

因为杨萌杭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举动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准备将其逮捕。于是杨萌杭被迫再度出国,于190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法律。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希望用西方的民主法治来改良腐朽透顶的封建制度,挽救贫穷落后的中国,就此竖立起为之奋斗半生的法治梦想。

几年后学成归国,先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后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上海中报馆担任编辑并从事律师事务,发起创立了上海律师公会。

名器怎能假于他人?

辛亥革命之后,经过清末状元张骞的推荐,就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兼司法筹备处处长之职。杨绛写过一篇文章《回忆我的父亲》,里面提到杨荫杭的做事风格:“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名器”者,古时指“名号与车服仪制”,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及尊严。杨荫杭认为,不能因为一些利益而做有损气节的事情。

这一做事原则在杨萌杭为官期间得以充分体现。有一次,一个权势显赫的军阀到了上海,江苏士绅联名登报拥戴欢迎。杨荫杭的某下属擅自把杨荫杭的名字列在了欢迎者的名单中,以为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名字既已见报,杨荫杭即使不愿意也只好默认。而杨荫杭认为“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他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启事,申明自己没有欢迎。

对于这样的不通世故,杨荫杭自己是明了的,他学着一位朋友的语气对女儿们讲:“唉,补塘(杨荫杭的字),声明也可以不必了。”随后杨荫杭语气一转,补充道:“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敢于说不)!”

相比之下,现在那些几千块钱就能被收买胡说八道的“砖家叫兽”有何面目去见先贤呢?

司法独立岂能为外物干涉?

杨萌杭是无锡人,北洋政府有“本省人不能担任本省官职”的决定,因而他在江苏任职不久后被调到浙江省,仍任高等审判厅长之职。其秉公执法、不阿不谀的为官原则令人称道。

浙江有一个恶霸,凭着自己与浙江省的督军有裙带关系,在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甚至行凶杀人,百姓苦不堪言。

被害人家属忍无可忍,决定上诉,地方法院审理后呈报省厅,杨荫杭依法审结案件,收集证据,最后提笔判处这一恶霸死刑。

这一判决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各方势力要求杨萌杭更改判决,甚至连浙江省的省长屈映光也出面说情,要求杨荫抗予以减刑,可是杨萌杭的回答铿锵有力:“杀人偿命,不能宽有。”屈映光以势相压,杨萌杭声称司法独立,不予理睬。

屈映光没有办法,就向当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告状,幸亏当时任意世凯机要秘书的张一簏与杨荫杭是同窗好友,从中为杨萌杭说清,袁世凯才亲笔批了“此是好人”,并于1915年将杨荫杭调到北京了事。

省部级领导照样扣押

在被调到北京后不久,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而倒台,黎元洪上台执政,杨荫杭被任命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

1917年春,刚刚成立不久的津浦铁路管理局(设在今天津北站)曝出一件全国性舞弊丑闻,本来只需120万元就能购得的火车货车车厢,担任正、副局长的王家俭与盛文颐,竟然花了430万元的租金与洋商签订了15年的租赁合同。

此案已经曝光,天下哗然,杨萌杭身为京师高等检察厅长自然开始介入调查。有人揭发时任交通总长的许世英也牵扯其中,严重贪污渎职,杨萌杭二话不说,直接传讯许世英进行调查,并将其拘押至看守所,此举一出,顿时名噪一时。

像交通总长这样的“省部级”高官被扣押,可谓是一时激起千重浪,政府要人纷纷向杨萌杭说情,要求特许保释。杨萌杭坚持自己的“法治”抱负,认为任何人犯法均需追究,绝不能象封建时代那样“刑不上大夫”。

国务总理段祺瑞想挽救许世英,但进入司法程序之后,段祺瑞对于公开干预检察官颇有顾虑,两次收回抗议检察官的草拟命令,但是总会有点办法。杨萌杭一个检察官如何与整个北洋政府抗衡?他仍坚定立场、毫不让步的结果,就是被北洋政府停职审查,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许世英却在不久后被国务会议宣告无罪。

对于这样的结果,杨萌杭愤慨不已,随后离京南下,回到家乡无锡,甚至因为过于忧愤,结果重病一场。坚持了半辈子的法治梦想就此破碎了。

破碎的法治,时代的沉思

宦海浮沉数年的杨萌杭其实对中国当时的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他不愿同流合污,多年来坚持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虽多次遭受艰难却越挫越勇。

民国时期的司法部门与所有官府一样,黑暗腐败,贪污受贿成风。有一个法官在开庭时总要带着一把装满了酒的茶壶,喝酒审案。杨荫杭十分气愤,他同另一位有正义感的律师陆棣成,联名向司法总长写了一个呈文,要求撤换这个酒醉糊涂的法官。后来,上海地方法院调来一个院长,经了解,这人曾在美国因为伪造支票而被判过徒刑。

面对如此荒谬和黑暗的现状,杨萌杭一人又能做什么呢?最后经历许世英案的打击,他退出了官场,到上海做了自认为系“自由”职业的律师,仍然保持了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派,不见钱眼开,不唯利是图。

在他做律师的时候,有一次一家银行保险库内巨款失窃,明明是银行经理监守自盗,却诬告两位管库职工所为。杨荫杭知道后十分气愤,义务为这两位职工出庭辩护。有一个驻外领事私贩鸦片,案情败露,他想请杨荫杭为他辩护,派秘书陈某再三上门要求,并许以重金相酬,杨萌杭坚决不予受理。

在做律师之余,他收藏古钱、古玩、善本书,钻研音韵学,抗战时期做不了律师后就在大学里教《诗经》,在庙堂之上与江湖之远之间进退随意,于专业职业与学问爱好之间游走自如,其淡定心态与超凡能力,常人望尘莫及。虽然他的理想曾经破灭,但他的人生依然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1945中抗战胜利前夕,杨荫杭因脑溢血逝世,终年67岁。(文/刘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