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下厅为族人举办活动击鼓奏乐的场所
中厅是祀堂,为宗族举行祭祀仪式或重大活动的正厅
再往里为上厅,楼上一般是放置本族各家祖宗牌位,供族人瞻仰祭拜的地方

支祠的倾对面有处小小的观景台
可以拍摄到祠堂全景,亦可以欣赏到全村错落有致的马头墙

看过祠堂,在狭长的街巷四处乱走,很容易迷失方向
不过,索性就迷路好了

这条巷子有个形象的名字--节节高

写生的学生们

奶奶和小孙女


除了祠堂林立,南屏村保存的明清私塾园林和古民居也比比皆是
这里是翰林之家,屋内外种满了花花草草

木雕是徽派古民居的一大特色
从顶部的楼枋雀替 、天井 、楼阁栏板到门窗、板壁 ,几乎全是精雕细镂的木雕件
图中木雕部分的建筑术语分别为雀替和牛腿,是代替斗拱而采用的支撑木的手法

镂空雕花的木门

木门的图案各异,一路走一路看

逛累了,歇歇脚,尝尝安徽特有的毛豆腐,豆腐上面果真长着白毛

煎好的毛豆腐,加上辣椒酱,酸辣开胃

经过万松桥,来到大片稻田,这里原是古驿道,也是入村必经之地

万松桥旁的树林里种着枫树,到了秋天,风景一定份外迷人
-------------------------

关麓古村
关麓古民居建筑群
上世纪90年代,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三位老师到达关麓村时,不禁为见到这样一个难得的古老乡村的标本感到幸运:三十几幢住宅,疏朗有致;重重叠叠的马头墙,柔和而富有张力的拉弓墙,还有的墙像破浪前进的船头,弧形的、缓缓地弯过去。在这些墙头跌宕起伏的轮廓之下,是一个个精雕细刻的水磨青砖门楼,素净清雅,尺度宜人。
我们去往关麓村时,天空飘着毛毛细雨,云烟环绕着整个村落,远远望见马头墙,好似即将要踏入画中一游。许是因为不远地方有西递、宏村这样更有名的地方吸引着游客,我心里暗自感慨,这个地方真好,安静依旧。
关麓村也已有千年历史,保留着一百多幢明清时期的建筑。徽州古村落为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在村里问一圈,关麓村民仍然多姓汪,上文中提到三十几幢住宅是指关麓“八大家”,是清代汪姓的八兄弟住宅,每一户自成一体,各有天井、厅堂、花园、小院,但又互相通联,屋楼上下皆有门户将其串结,形成一个整体,八户联体的建筑格局在徽州民居建筑中也难得一见。不过,如果想要走通“八大家”,短时间内是不可为之的事情,恐怕只能长住才能了解其中的精妙。

沿着绕村的小溪进入村中

家家大门上端饰有造型各异的门罩
门罩双角起翘小挑檐 ,上缀青瓦 ,下嵌砖
、石雕图案

我们拜访了八大家中的其中一家“春满庭”

春满庭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回廊式四合屋

厅堂的木窗竟是由整块木头雕刻而成

厨房一角

村里多是老人家留守
这家的老奶奶特别能干,把家内外收拾的干净利落
还养鸡养猪,公鸡母鸡们精气神十足

小鸡们也各个精力充沛

来自外乡的大叔和他的爱犬

村里的豆腐坊

站在稍高处拍摄的关麓村

多雨的天气,竹子也长得欢实

细雨如丝

年久潮湿的墙面形成了天然的云纹

离开时再看一眼关麓村,下次再来不知是何时了
Tips
关于交通
如何到达黟县?
黟县没有机场与火车站,先搭乘飞机或火车到黄山市,后转乘大巴前往;亦可自驾前往。
黟县汽车站
电话:0559-55522026
如何从黟县到关麓村、南屏村?
巴士:可在黟县乘坐直达巴士,关麓村与南屏村之间有中巴车。
自驾:关麓村、南屏村距离黟县都不远,自驾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关于斗拱
雪花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官方网站上面有篇对斗拱简明易懂的介绍,看过之后,你会对中国古建的匠心营造有更深刻的体会。
链接:http://www.archfans.com/dougongbaike.html
本人对中国古建的学习刚刚起步,文中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博友指正。
————————————————
我是喜琳,行走世界的老萝莉。
在旅行中,欣赏不同的风景,收获不同的故事。
图文为个人原创,感谢阅读与分享!
微博@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