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姚江暮初
姚江暮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6,003
  • 关注人气:3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阳明的“此心不动”

(2020-10-16 21:03:50)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王阳明心学·系列
(原创文字,仅供交流,严禁转载和抄袭)

作者:暮初

       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对于初步接触阳明心学的人看来,类似于禅语,不太好理解。禅语听起来高深,是因为缺少主语,或谓语、宾语和状语中的几项作为语境的补充。
       由于王阳明的“此心不动”,并没有交代相应的语境,因此对“此心不动”的词义理解存在某种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只有确定性的东西才能定义,而对于存在不确定性的东西则难以定义。
       假如,看到“此心不动”四个字,望文生义地认定它表述了与自己想象一致的确定性。这便是误解的开始。
       从最深层的角度来看,“此心不动”的本质是一种价值选择。《论语》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于战场上的讯息万变,王阳明对于“不善”干脆选择无视。由此,王阳明的“此心不动”真正的含义是,对于“人欲”不动心。否则王阳明就无法认同湛若水提出的“随处体认天理”的观点。
       按古代语法,凡是带有绝对语气的判断句,就是为了集中强调事物众多属性中的某一特性,约定俗成地忽略共知的其它特性。王阳明认同儒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由于“人欲”可以描述,但“天理”不可描述。对于可描述的对象进行描述时,就会有意无意地省略不可描述的内容。
       在圣人之道的认知体系中,“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一种基本法则,也是第一性原理。否定这一点就不是儒家,因为这是判断真儒和假儒的一道边界。
       从现代的理解来看,对于“人欲”不动心,是基于价值观的设定。在阳明心学的价值体系中,“人欲”是没有价值,因此才要灭掉,只有“天理”才有价值,因此才要“随处体认天理”。当一个人以“随处体认天理”作为自律规范时,就会表现出对于“人欲”的不动心。
        另按朱熹的定义,“人欲”是超出人的正常生存需要的穷奢极欲,而不是字面意思上的“基本需求”。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能称得上“欲望”的,一定是超出了社会共同价值标准可接受道德边界。而在表述形式上,当一句话缺少主语、宾语,就容易使意思泛化,从而产生词义的不确定性。
       在中文表述中,省略语境是一个常见的习惯性语法现象。一个与王阳明知识积累相当的人,一定会明白王阳明话语中所省略的语境。但是一个与王阳明的知识积累相差较大的人,一定无法确定王阳明话语中的语境(边界)究竟是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对话只能产生拥有同等语境感知的人之间,产生所谓的共同语言。
       据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所写的《征宸濠反间遗事》一文记载, “德洪昔在师门,或问:“用兵有术否?夫子曰:“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仍术尔。也就是说,钱德洪很好奇地问王阳明先生,“您打仗是否有秘诀”。王阳明先生则回答“用兵那来的秘诀,只是学问达到了精纯程度,涵养到“此心不动”的程度。要说秘诀,这就算是秘诀吧。
       为了防止误解“此心不动”,该文章又特别补充了一个例子。“又尝闻陈惟浚曰:“惟浚尝闻之尚谦矣。尚谦言,昔见有待于先生者,自称可与行师。先生问之。对曰:‘某能不动心。’曰:‘不动心可易言耶?对曰:‘某得制动之方。’先生笑曰:‘此心当对敌时且要制动,又谁与发谋出虑耶?’
       大意是,陈惟浚曾听尚谦说过一件事。尚谦说,曾见到有一位来访王阳明先生的人,自称可带兵打仗。王阳明就问他,对方回答说,“我能做到不动心”。王阳明先就说,“你的“不动心”能否换一种说法来解释一下?对方回答说,“我有控制心的办法”。王阳明先生听了就笑得说,对敌之时制住了心,那么由谁来出谋划策呢?
       由此,说明来访者片面地理解“此心不动”。殊不知,将“此心不动”理解为“不动心”就是片面的,因此也是可笑的。
       这里的“此心不动”,实质是指不受战场上虚假信息或无效信息的干扰,而紧盯住战场上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并不是指机械控制自己的身心,甚至能做到沉着冷静。而不受战场上虚假信息或无效信息的干扰则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积累,这便是“学问纯笃”。
       也就是说,来访者搞错了“不动心”的对象。不把对象视作战场的有效信息的筛选,而是认定要控制自己实体上的身心,完全与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大相径庭。(战场的有效信息就是战场的客观规律,也属于“天理”的范畴)。
       据《年谱》记载,当年王阳明在漳南平定匪患,在莲花石这个地方遭遇失利之时,诸将都畏难退缩,都想待机再战。王阳明先生训斥道,“兵宜随时,变在呼吸,岂宜各持成说耶”。继而说道“善用兵者,因形而借胜于敌,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胜负之算,间不容发,乌可执滞哉”?。
       因此,“此心不动”是王阳明的权宜之说,对于王阳明而言有着明确的语境,但当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时,语境被省略了,所以容易造成误读。事实上,世间那有拿着现成的兵法打仗的人,打胜仗一定需要将兵法与战场形势融会贯通。
      至于网上所传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则是对王阳明“此心不动”的歪曲。“随机而动”四个字属于狗尾续貂,逻辑上不伦不类。以为前有“不动”,后必有一个“动”与之对仗的文字游戏。从而拉低了王阳明“此心不动”的境界。
     “随机而动”的问题出在搞错了对象。即“此心不动”的对象并非是肉体的“身心”本身,而是心所感受到的客观真相。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坚守真相不动摇。
        看透战场的真相,坚持对于真相的判断不动摇,且拥有必胜的信心,这一点对于打仗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这才是“此心不动”的正解。
       王阳明曾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传习录》)“心不是一 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王阳明全
集》卷3《传习录下》,第121页。)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无非礼。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王阳明全集》卷1《传习录上》,第36页。 )
       因此,王阳明心学中的所说的“心”,并非是我们日常所认为的“身心”中的“心”。假如,按“三句义”句式来总结一下,可以表述为: 阳明先生说此心不动,即非此心不动,是名此心不动。
       由此,也给予我们另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启发。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注释或解析,本质上都是为了补充语境。语境越具体越详细,误解或误读就越少。但是,越是详细也会固化对于“道”的理解,反而失去真意。因为“道”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明确定义的。王阳明说,“言益详,道益晦”,就是这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