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学校里的小恶霸
(2009-08-22 10:49:16)
标签:
美国学校恶霸杂谈 |
分类: 养儿育女 |
事情并没有完。朋友渐渐地意识感觉到,和我们中国同情弱者的文化不同,美国是佩服强者的文化。被欺凌的孩子不但没得到别的孩子的同情,反倒被别的孩子瞧不起。既然校长也只是这样泛泛地惩罚一下学校里的小恶霸,就不能指望学校了,还得靠自己。朋友因此下班就抽时间和儿子练拳击,首先让儿子强健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身体壮了,也比以前自信了,朋友叫儿子去约打人的同学放学后打一场架,特意还约了别的同学作证。至于最后这场架打得结果如何,我记不清了,但从此以后没人再敢欺负朋友的儿子了。
这是个很极端的例子,朋友的处理方式也有商榷之地。但极端的事例往往是普遍存在现象的强烈反应,美国的媒体也常常有关于学校小恶霸(school bully)的报道,让做家长的心里忐忑不安。做为少数族裔的我们,文化背景不同,更因此多了份担心。
因此,儿子开始上学时,我非常关心儿子在学校合不合群,有没有朋友,不希望他是个只会读书的小书呆子(nerd),没有朋友成为边缘人。这样不合群的孩子往往是学校恶霸的首选目标。做为家长,我可以做到的是让孩子喜欢体育活动,身体强壮,不要外观一付弱弱怯怯的小男孩样。另外,我一直和他强调碰到欺负人的孩子不要怕,要动脑子学会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世界上永远都会有好人和坏人。和女儿性格相反,儿子性格温和,很关心、体谅他人。两、三岁时在幼儿园老被别的小孩咬伤,那时的孩子严格说还不能算是欺负人,都刚学说话,急了咬人最方便!有时,看自己的孩子被咬得脸上、肩上血淋淋的,心疼死了!叫他也咬回去,儿子却说老师说了咬人不好不能这么做,当妈的奈何?!
在儿子上一、二年级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知道儿子被惹急了能够勇敢地保护自己。有天,孩子放学回家,手上缠着块胶布。一问,说是拿中饭时被盛菜的热盘子烫的。带回的当天行为记录看他还有被罚的记载。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当他被盘子烫了时手一抖,手里的叉子就掉在了地上,排他后边的一个小朋友领头笑话他,孩子们就哄笑起来。儿子当时疼痛之下又被嘲笑,一时间恼羞成怒,竟然抓住那孩子的手摁在热盘子上!我听了很吃惊儿子会这样激烈,告诉他那孩子在别人受伤时笑不对,但他也不能这样对待人家。看看老师也没把这事当大事,小小地惩罚了儿子一下,我也就没太去指责他。心里倒是暗自觉得这也未必是坏事。
儿子小学五年,还好没有碰上特别恶劣的坏孩子,在同学中还挺有人缘,开家长会老师总说小朋友都愿意和他玩。他也和我提到哪个同学是欺负人的孩子,但对他还好。儿子自称是他知道什么时候离他远些,不要在他心情不好时去惹他。
尽管小学五年算是相安无事,学校里的小恶霸还是孩子们担心的事。在升初中前,孩子们对此常有议论。儿子有天回家说他和另一个孩子组织了20几个常一起玩的孩子,说好了如果到中学有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他们,只要一个人受欺,其他的人都一拥而上。儿子说这样就不怕了。
中学开放日去参观,发现学校对此也有特别的安排。新生的教室和高年级的教室完全分开隔离,让这些刚升中学的孩子们能有足够的时间熟悉、适应。本来,上中学对孩子就是个大变化,再有对学校恶霸的恐惧就更让孩子压力大了。对此,作为家长,实在是很感谢中学的老师、工作人员的细心体贴。
但是,真的就放心了吗?远远没有!尤其在美国这样一个很多人拥有枪支的国家。
附注:孩子被烫和烫人的第二天,碰巧是学校中餐对家长开放日,我爸爸妈妈正好来美国看我们,我就带他们去儿子的学校和孩子一起吃顿饭,体验一下美国的小学。餐桌上坐我们对面的碰巧就是那个被烫伤的孩子,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吃饭当中,那个男孩举起他的手指给我们看被儿子烫伤的地方。这一看,吓我们一跳!可比儿子烫伤的要严重得多。我让儿子再次道歉,回家后外公、外婆又把儿子教育了一遍。我还是觉得很有歉意,又给那孩子的家里打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