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例分析
(2009-11-17 22:14:09)
标签:
杂谈 |
犬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例分析
虹泰宠物医院
一、基本资料
病历号:15228
体重:2.9Kg
二、病史
一个月前发现不耐运动,走一会就要抱,十天前发现右后肢不愿着地,跛行,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在其他医院拍X-RAY,按扭伤处理,给予消炎、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今转至本院。
三、临床检查
该犬精神尚佳,鼻头湿润,可视粘膜浅红色,体温:38.4℃,心率:60次/分,呼吸:25/分,
营养良好,体态中等,右后肢悬提,跛行,触诊敏感,肌肉明显萎缩。
四、X-RAY检查
X-RAY发现右后肢股骨头表面不平滑,密度下降,已变扁平,生长板结构消失,两侧股骨头不对称。
五、诊断结果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六、治疗
股骨头切除术
1、
项目 |
单位 |
犬 |
检验结果 |
白细胞(WBC) |
×10⒐/L |
6—17 |
6.9 |
红细胞(RBC) |
×10⒓/L |
5.5—8.5 |
8.05 |
血红蛋白(HGB) |
g/l |
120—180 |
179 |
红细胞压积(HCT) |
|
37—55 |
0.474 |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
fl |
66—77 |
58.9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
pg |
19.9—24.5 |
22.2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
g/l |
320—360 |
378 |
血小板(PLT) |
×10⒐/L |
200—500 |
348 |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
|
12—30 |
0.396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THR%) |
|
60—77 |
0.554 |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 |
|
2—10 |
0.505 |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 |
×10⒐/L |
1—4.8 |
2.7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OTHR#) |
×10⒐/L |
3—11.5 |
3.8 |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 |
×10⒐/L |
0.1—1.25 |
0.4 |
2、
项目 |
单位 |
犬 |
检验结果 |
ALT |
U/L |
12-130 |
61 |
AST |
U/L |
0-48 |
34 |
TBIL |
mg/dl |
0-0.9 |
0.1 |
BUN |
mg/dl |
16-36 |
11 |
CREA |
mg/dl |
0.8-2.4 |
0.6 |
CK |
U/L |
10-200 |
153 |
3、
4、
术部常规消毒,施前外侧切开行髋关节前背侧手术入路,皮肤中点在大转子水平面,位于股骨干前缘,切口向下延伸至股骨长骨的1/3,向上稍向前弧形切开,终止接近臀中部。分离并牵拉皮肤缘,延股二头肌前缘切开阔筋膜浅叶。向后牵拉股二头肌,切开阔筋膜深叶,顺此切口向上切开臀浅肌前缘与阔筋膜张肌的肌间隔。向前牵拉阔筋膜及其附着的阔筋膜张肌,向后牵拉股二头肌,沿骨劲作钝性分离并拉开,可见一三角区,其背侧缘为臂中、臂深肌,外侧缘为股外侧肌,内侧缘为股直肌。钝性分离髋关节上覆盖的蜂窝组织,显露出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剪断圆韧带,游离出股骨头,尽量分离股骨头上的组织,在基部近股骨端打孔,插入克氏针,沿克氏针用骨凿凿断股骨颈,修剪磨平断端,闭合关节囊,逐层节结缝合肌肉和皮下筋膜,缝合皮肤。术后消炎、止血、止痛,四天患肢可以着地,以后每日逐渐增加患肢的使用频率,七日后拆线后出院,2周后回访,情况佳,走路时基本不在跛行,跑步时患肢提起,2月后回访,情况良好,肌肉明显恢复。
四、分析讨论
犬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叫雷卡佩斯病(Legg-Calve-Perthes Disease),是一种小型犬遗传性髋关节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创伤、滑膜炎、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缺陷、生长发育异常、以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普遍认同的发病机制是血液循环学说,即犬股骨头骨骺失去血液供应,受侵袭区坏死,但关节软骨未受影响,股骨头塌陷,造成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变性性关节疾病。期临床症状是刚开始不耐运动,跛行,不敢负重,奔跑时患肢提举,患侧肌肉明显萎缩,症状逐渐加重,一般3-13月龄发病,6-11月龄高发。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触诊患肢髋关节部位疼痛,X-RAY早期可见干骺端密度不一致,股骨头密度下降,后期股骨头塌陷以及变形等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