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戴远程
戴远程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217积分
  • 博客访问:6,040
  • 关注人气:4,726
  • 获赠金笔:0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支
正文 字体大小:

彩电业离自主繁荣还差很远

(2010-03-29 00:08: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远程炮专栏

远程炮专栏
 
    很多人眼里,中国平板电视业仿佛进入了新一轮景气扩张期:产业在线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产量6595万台,内销同比增长87%,出口同比增长45%;苏宁、国美销售数据快报则显示,国产品牌份额继续突飞猛进;这几天,创维、康佳、TCL等彩电新品迭出,老总们更是面对供应商经销商豪情万丈。
    不过以上种种利好,是否意味着中国平板电视产业真的就距离自主繁荣很近很近了呢?最近收到家电产业问题专家罗清启的新作《中国彩电的战略密码》,书中提出的观点与我“心有戚戚焉”。作者观点鲜明地指出,我国彩电业绩向好,更多来自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构建出完整的平板电视工业体系。甚至在最近厂商热捧、地方政府热议的平板电视上游面板合资潮风起云涌之际,罗清启直言,中国彩电企业要谨防再次陷入“让出市场却换不来技术”的困境。
    一方面,国产彩电业绩向好并没有改变我国彩电业缺“屏”的本质。去年我国电视用液晶面板进口额一百多亿美元,相当于150架波音737客机的进口额,超过我国一年飞机进口总量。液晶电视爆发性增长的背后是对进口面板的巨量需求,中国彩电企业已演变成跨国巨头关键部件的分销商。
    这也是主要彩电巨头拼命融资筹钱,京苏穗深地方政府“跑部钱进”,死活要上马液晶面板产业的直接动力。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有超过10个城市做了液晶面板投资计划,其中6代线有13条,8代线及以上有6条。“这些项目几乎全部依托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技术和资本支持。”在罗清启看来,外资纷纷转移面板生产线更看重的是大陆快速增长的平板市场。目前中国大陆平板电视市场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位,而且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预计未来3年中国大陆将生产全球60%以上平板电视,成为全球最大平板电视生产基地。
    外资面板生产线的转移能否带来关键技术的转移也值得商酌。事实上,早在CRT时代,中国彩电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实际结果是,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来,或者换来的是不入流的技术。眼下看来,平板时代外资不仅不会转移关键技术,更不会向大陆转移先进的生产线。据统计,目前大陆已有5条合资建设或计划建设的7.5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而夏普、三星和LG的首条8代线分别在2006年、2007年和2009年投产,并且夏普的10代线也在去年10月投产,而大陆的高世代生产线则要到2012年才能大规模生产,这意味着我国液晶面板产业已经陷入“投产即落后”的困境。就在前不久,三星电子宣布在本土批量生产3D LED电视面板,索尼和夏普也打算新建OLED生产线,中国彩电产业在全球新一代显示技术竞争中再次落后。
    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上游面板资源受制于人,只能让我们付出承接落后产业,并且从材料采购、专利收费、设备及部件维修等方面将利润不断拱手让出的代价。中国彩电业要谋得主动,莫如以壮士断腕、孤注一掷的勇气,举国体制搞创新研发,或许能闯出一条新路来。
阅读(221)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