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不是底
是底不反弹
上一轮牛市的高点没能给目前跌跌不休的股市带来任何支撑,股指大有一鼓作气要去考验2000点整数大关的意味。难道已经大跌60%多的股市还是估值高企、风险四溢?要知道,2200点下的市场估值已经创下了13年的新低,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低于18倍,上证50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降到17倍以下。而18倍的沪深300和17倍的上证50,这样的市盈率即使与国际市场水平相比,也已经属于偏低了。所以尽管从市净率等财务指标分析距离998点仍有一段差距,但现实不同往日,实际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再动不动就翻出老皇历是不可取的,唯一的一点不利因素是:05年宏观经济正是朝气蓬勃之时,而现在则有下滑之虞!
现在股市给人一种积弱难返的感觉,唱多声音此起彼伏,但就是无法形成合力;现在这个时间段很关键;另外中国人做事讲究完美,尤其喜欢从数字上做文章,讨说法!每到5000、4000、3000这样的整数关口,总期盼着能有些故事发生;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如果有类似想法的人多了,杀跌盘减少,止跌企稳自然不在话下,所以近期极可能出现填土式的反弹行情!
反弹的性质即是昨天讲过的下坡路上的挖坑行情,但坑究竟要挖多久,挖多深没有人能够说得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是速度,挖坑的速度快说明工程赶时间,填土自然也不会慢;反之如果挖的时候就慢慢腾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耽误了进度,最后要怎么办?抓紧时间赶工期呗!但有一点要注意,A股市场这项工程太过复杂,不经过充分安排,临时改变工程计划,稍不注意就可能把小坑挖成大坑,甚至直接挖穿。
讲到这里大家先别骂:“什么都让你说的,这不是废话吗?”呵呵!其实大家想想,这世界那有什么能够预测未来的方法?做股票讲的是概率分析,你把各种可能都想到,早作准备,机会自然更多一些!今天老克就是要带领大家发散思维,延伸思考,有句俗语:“世事无绝对”,道出了万物运行的本质,世间真正的平衡一定是动态的;用来印证目前行情,即看似坑挖的已经差不多了,填土行情却迟迟不出现或者并没有把坑完全填满该如何把握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坑的深度超乎我们的预期;而这恰恰是阶段性底部形成前的一个特征。历史经验表明,调整行情的尾段很难出现有力度的反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而且近期成交量出现持续萎缩,9月4日两市成交388亿元,创出本轮调整以来新的地量。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目前的股市对利好消息基本上是无动于衷。其实,熊市的特征决定了要想在疲弱的市场氛围中产生反弹必须要有利好刺激,有时甚至需要不止一个利好消息,才能最终产生质的飞跃。上周五证监会发布规定,允许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从而间接舒缓“大小非”减持对二级市场构成的压力,这为最终出现利好叠加效应又算添了一块砖。
所以呢?目前点位出现反弹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很可能意味着还没有跌透!反之继续破位下挫也未必就是坏事,持续向下考验市场承接力度探索真正底部区域,对长远而言显然更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