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新华社在发评论引发的思考!
昨日晚间,新华社以《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为题,针对近期股市的焦点问题发表了一篇“新华视点”。昨晚,这篇标题文章在网上刚一挂出,各财经网络媒体便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标题改为“新华社:股市完全可实现稳定健康发展”,这样一来,新华社的这篇文章,多了一些“看多市场”的意味,更能鼓舞时下挣扎在股市“废墟”中的股民的心。有趣的是,《每日经济新闻》发现,就在16年前的1992年9月27日,新华社同样以《关于股市的通信》为题,发表了一篇关于股市的文章,对当时的中国股市进行了全面点评,对当时市场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后一个多月,中国证监会筹备成立,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历史如此的巧合让我们不得不浮想联翩,纵观最近的行情走势,总体上依旧表现得比较弱,但就在持续整理的过程当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丝火热的味道:
1、深强沪弱时有发生,中小板走势更是一马当先,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品种已经开始阶段性的企稳,短线超跌后的技术型反弹将以行业或个股的形式逐步展开,短线机会将会不时闪现。
2、场内情况看除了银行、保险等少部分蓝筹品种和一些基本面明确走坏的品种走势上较弱外,大部分个股在最近的行情当中都没有创出新低,显示短线的杀跌动能已经不足,持续萎缩的成交量更是表明了这一点。
而现在市场主要担心的问题无非有2个,一是以加息为代表调控手段近期如何实施,实际上也就是宏观调控紧缩力度和它背后的经济数据走势。二是外部环境,石油、大豆、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涨价;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等,只要这些问题不是过于剧烈,在政策暖风频吹的7月,小幅反弹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我们已经度过了寒冷的冬天,感受了温暖的春天,正在经历火热的夏天,收获的季节已经离我们不远了,请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