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RB指数看当前全球市场

标签:
财经crb指数美股商品市场经济周期 |
分类: 财经思维 |
笔者以前曾写了一些关于CRB指数的博文,来探讨CRB指数与股市、期市、经济周期的关系。本篇博文,作为去年10月22日《CRB指数对股市研究的指导意义(下篇)》的延伸,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考证当前的市场。
以前的观点和结论这里都不在重复赘言,我们先看看当前的经济周期情况,参阅下图:
CRB指数周线图(自2005年5月起到至今):

从上图可以看到:今年四月开始CRB发出了拐点(做空)信号,其对应的则是金融动荡造成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的蔓延和发酵,全球经济进入衰退阶段,股市、期市、大宗商品市场先后进入熊市。
回顾一下08年的危机特点: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进而爆发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中国也未能幸免。其危机程度之深,仅次于大萧条的那次。
那么,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蔓延,显然,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广泛的冲击,不仅中国增速开始下降,全球经济也正在步入衰退之中,危机四伏,不排除有再度全面进入危机的可能。最近,IMF和世界银行组织的各国陆续就“救市”发表建议,说明市场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
与经济周期对应的则是,无论股市、期市、还是,大宗商品市场都已经悄然进入了熊市,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股市反应比较灵敏,能够提前反应经济周期的变化,无论是美股、港股、韩国、澳洲、欧洲市场均已跌去了“牛二期”的全部涨幅,并陆续创下近一两年来的新低。国内A股,也创下了近14个月以来的新低。
那么,既然美股、港股等股市在经历了大幅调整之后,已经完全跌掉了牛市二期的全部涨幅且有余,说明市场在经历本轮调整之后,已经对基本面的“透支”完成了修正——原来,基本面上的的确确不足以支撑股市的两期牛市。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将股市打回“原形”。
尽管当前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国际上“救市”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大宗商品市场、股市的持续暴跌都加剧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市场悲观情绪,但笔者认为:既然此番衰退并不足以引爆全面经济危机,股市也已提前进行了反应和对基本面进行了大幅调整上的修正,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再一路暴跌下去,重演08年危机那样的悲剧。
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股市已经反应过度,牛一期的终点应该是市场价值回归的中枢(价值中枢)所在,目前,无论美股,还是港股等都已经超跌,属于修正过度。
值得警醒的是,当前的国际市场并非像以前惯例那样把黄金作为“避险产品”,而是选择了美元。——这,既是对黄金长达十年多牛市的价值修正,同时,也是对熊了十多年美元的价值修正。其实,这并不难理解,一方面股市、期市、大宗商品市场狼烟四起,欧债危机导致欧元疲软,“现金为王”的时代再度来临,从各个市场退出的资金都有“变现”的需求,从而导致对美元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尽管美联储滥印伪钞、疯狂制造流动性,但出于避险的需要,却是使得对美元的需求体现出现实地增加。
与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恰好相反,境外股市市场确实一直规范地呈现“牛长熊短”(参阅上图),就时间上来看,熊市向牛市转换的底部拐点已经并不遥遥。
结论:
一、股市已经提前反应,严重超跌,(迷你)熊市将尽,不久,就会转变成筑底行动;
二、大宗商品继续回落,熊市延续;
三、经济继续下滑,欧美衰退延续,欧债问题继续发酵,经济减速向新兴国家蔓延。
四、国内通胀即将戛然而止,如不提前放松银根,对紧缩政策提前实行修正,恐怕难以制止增速的持续下滑。
五、美元短中期向好,如果推出QE3,则就地卧倒。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相当复杂,也不平衡。总的一条:全球化市场危机终将过去,黑暗也将迎接黎明。
附注:有关软件的CRB指数不一致,这里不做考究。
前一篇:点评:全球市场危机骤然来临
后一篇:美股周评:筑底是否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