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 池大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预测,2008年底中国移动(无线)互联网用户数量将突破1亿大关,并在2009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用户规模,电信运营商和从业企业都会感到高兴,但市场的发展并不是那么乐观,中国移动(无线)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最缺少的就是基本功。
2008年5月,中国电信重组,新的三大综合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电信都将在3G牌照发布后,展开全业务竞争,而3G时代的最热点市场,无疑将是移动(无线)互联网。
首先发起进攻号角的是中国电信“天翼”。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大举进行多种业务整合,159号码绑定移动互联网,上网成了重要的功能概念。中国移动一直对移动互联网业务持积极发展态度,不但在资费上给用户以优惠,还积极与各种移动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多种应用服务。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池大治认为,仅有运营商的推进态度与市场营销,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移动(无线)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在起步期,距离真正的市场发展,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第一、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无线)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网络方面而言,目前只有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较为先进与稳定,中国移动的TD-SCDMA从基站数量到服务的稳定性,都存在一些问题,而EDGE网络又不能很好地满足网民上网速度的需求。终端方面,电信在今年7月集采了500万部手机,但这与未来2年的1亿CDMA用户目标,并无直接关系。中国移动的3G测试手机业务,也是BUG连传。用户虽然希望在3G时代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如果这些基础工作做不好,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移动(无线)互联网发展方向并不明确。
对于移动(无线)互联网的发展,长期存在着传输标准与应用模式的争论,即到底是发展WAP还是发展HTTP。WAP是无线接入协议,一般来说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传输协议与应用模式,在2.5G时代成为中国主流的移动互联网标准,但在3G来临之际,有很多的声音认为使用HTTP将传统互联网与移动(无线)互联网共存,才是发展的方向。
虽然在应用领域,都是谁先建立事实标准,谁来带领市场,但对于WAP与HTTP的问题,却不那么简单。此方面的工作,还需相关部门多加研究,尽快确定标准,为未来的发展扫清障碍。
第三、从业企业对于移动(无线)互联网要改变投机的态度。
中国从事移动互(无线)联网业务的企业不计其数,其中除了少数能在资本的力量下成长为主要的业务品牌之外,仍有大部分的企业只是在寻找更好的融资机会,真正从事移动(无线)互联网,希望在其中得到发展的企业,并不多见。相对来说移动(无线)互联网还是新兴事物,由于终端的限制,移动(无线)互联网的内容并不要求非常丰富,这就降低了建站的成本,使很多人拥有一些创新想法,便开始在此市场中寻找融资机会,或者善价待沽。也有部分移动(无线)互联网公司依靠广告联盟获取一定的收入,但在2008年也是多数倒闭。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池大治认为,移动(无线)互联网是非常有前景的应用模式,它不但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同时具备操作简单、方便携带等特点,移动(无线)互联网将为从业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也要求投入专注。随着以上三点问题的解决,移动(无线)互联网必将展现给我们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