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营商短信“自消费”  将饮鸩止渴伤行业?

(2008-05-16 08:39:18)
标签:

cnnic

互联网

发展研究

运营商

短信

自消费

it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   池大治

 

    短信在中国的发展迅猛,超出了运营商的想像,使运营商在最初的几年,收获了不少的利润。近年来中国短信业务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且每年的净增长额也在逐步扩大。这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亦喜亦忧。喜的是快速增长的短信业务为运营商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忧的是每年的增长,为其带来的下一年考核压力也在增长。

短信.JPG

    上图为中国移动运营商的年度短信数量与人均短信的数量统计,两个数值在前三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在2007年开始两者的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分别达到37.8%和16.1%。而前几年这一数值一直保持在40%和20%以上。
    人均短信数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用户对于短信消费的理性和移动电话通话费用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国家管理部门对于垃圾短信和非法SP信息的控制。但是对于运营商而言,任何数据的下降,都可能带来业绩上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用户的业务活跃度,成为运营商很为头疼的一件事。
    “自消费”成为目前运营商解决以上问题的手段之一。自消费是在移动增值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名词,即SP为保证某项业务满足考核指标,而由自己员工进行对业务的注册与消费,再用运营商返回的分成收入,填补对自身业务的消费支出。虽然自消费并不能完全弥补SP公司的财务支出,但至少可以用少量的钱,抽取自己在运营商服务名单中的位置。本文所指的“自消费”是运营商自己的员工通过发送短信,满足企业的考核指标,因为运营商员工的大部分手机消费是报销的,这也就形成了“自消费”。
    相信读者之中应该会有很多人也接收过来自于运营商工作人员的短信,当然他们是以个人身份发送。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自消费有利于刺激业务的发展,但从资金流转与管理的角度来看,自消费无疑是一种作弊行为,并不能解决移动短信业务的发展问题。对此,移动运营商应当有清晰的认识,并采用适当的手段解决问题:
一方面,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人均短信数量增长的下降,是必然的事情。短信业务已经基本成熟,增长放缓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另外增长速度的放缓,并不说明市场在萎缩,人均短信消费的实际数量仍在增加。
    另一方面,自消费治标不治本,真正提高用户短信和其他数据业务增长的手段,应该是调查用户的需求,更多地打造适合于用户应用的业务。
    移动运营商的短信自消费行为,无异于饮鸠止渴,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并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