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湾的世外桃源——阳光布居

标签:
台湾旅游支持教育心灵成长台湾自由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爱心教育 |
分类: 心灵成长 |
中午从花莲出发,连开车再玩,不知不觉中半天过去了。
傍晚,我们在太平洋边的一个小镇上吃了一碗非常新鲜美味的海鲜面,然后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大约二十多分钟后,来到了“阳光布居”。
来到这里,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太美了!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吗?!
超级的静,只有两声狗叫,几声蛙鸣和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海浪声。
怎生的黑,只有漆黑的太平洋上几点渔火,小屋里散发出的温暖光芒,和天空中闪耀的星。
醉人的香,太平洋温暖的风,吹来海的味道;山上,不知是什么植物,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走进小屋,更是耳目一新!
首先,主人的第一句话,就让我们倍感亲切:“这里就是你们的家,这里小吃、水果、所有的一切,你们都随便吃。”
从一层到三层,我们参观了一圈。
一尘不染的餐厅,温暖轻松的客厅,促膝而谈的茶室,古朴简洁的书架,以及各不相同的卧室……
这里的每一间屋、每一张床、每一盏灯,甚至是一桌一椅一碗一筷,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文化气息!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这样的情境,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喝两杯!
拿出我们带去的仅有的一瓶茅台,和一小瓶威士忌,开怀畅饮。
午夜过后,Elaine、JJ、Ripley、Julia、Helen、明明、一折、效珅等开始去睡了,两点多钟,五毛和莫飞也熬不住了,最后只剩下Michael和我畅聊到3点17分。
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3点半上床,此处省略10000字……
早晨,我和Michael是最后起床的,所有人都在等我们一起吃早餐。
走出小屋,环视四周,一下子惊呆了!!!
久违的阳光,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这里是半山半海。
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极目远眺,能清晰地看到黑潮;
身后,是郁郁葱葱的群山,云雾缭绕,宛若仙境;
旁边,是清可见底的池塘,小青蛙坐在睡莲歌唱,大石头上,还有两只可爱的小蜗牛在亲热……
忽然想起海子的那首诗: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共鸣,真正的共鸣!
难怪当两天后我们大家离开这里去下一处修心之地的时候,新加坡的明明教练说什么也不走了,最后她自己选择不再参加下面的行程,而留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明明说:“感觉这里才是我的家!”
正如女主人慈布说的:许多人来到这里,都莫名其妙地想要哭。
坐在明亮的餐厅里,望着窗外,一种莫名的感动袭来,百感交集,眼泪在眼眶中转了几圈,没有出来(有点后悔,当时没有让泪水痛痛快快地流出来)。
美女效珅则是泪如泉涌……
早餐后,没有任何安排,所有人和自己的感觉在一起,自由行动。
我和男主人念阳随意地聊着。
他是海洋大学造船系毕业,却当了十七年侦查犯罪的公务员;2000年经朋友力邀进入电子产业,后来公司经营不善,全员失业。一个偶然的机缘,他来到了这个地方,被深深地吸引,于是离开了最繁华的都市台北,和夫人一起,来到这个台湾最偏远、经济最落后的地方,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阳光布居”。
“阳光布居”包含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念阳和慈布。
也许有人会问:“从台北到台东,从闹市到山野,他们真的幸福吗?”
我不需要问,从他们夫妇那会心的微笑和淡定的眼神,我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他们在这里,融入自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们不追求物质的享受,和自己的心在一起;
他们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支持这个偏僻山村的教育,也感召了很多人一起,一年多的时间22次走进学校,为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环境。
他说:“要让孩子们敢于有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
他送给我一本他的著作《梦想力》,先不用看内容,仅从题目,就已经知道“梦想”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了!
我送给他一套我的光盘《一生只做八件事》,也希望他能够用这样的思路,支持到更多台湾的孩子规划好人生。
当他知道我也准备投入更大的精力支持大陆的教育时,很有共鸣,也希望我们彼此能助一臂之力。
我们是第一次认识,但完全没有陌生感,仿佛是多年的老友,在说着心里话。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让我对支持教育有了新的理解,也坚定了我行动的决心。
也许冥冥之中真有天意,感谢上天,感谢五毛!
也许这次来到台湾,与各地的华人教练精英们相遇,与隐居山野的念阳慈布相遇,与超越世俗、投身教育的嘉佑、阿正相遇,都是上天的安排,是在指点我们怎样支持教育,是在提醒我——支持教育不能等!
爱是行动!
不要等到所谓的时机成熟了再去行动,时机永远也不会太成熟!
不要只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愿意去做,平平淡淡才是真!
爱是行动!
我们一起行动吧!
(我有一个想法,圣诞节的培训,以支持教育的议题作为实战案例,在学习团队引导的过程中,拿到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我和念阳在一起
小丹老师和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