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柚、海贝和微群
(2011-05-12 13:42:47)
标签:
微博微群乐柚海贝兴趣群组商业模式新媒体it |
海贝是开心网推出的一个群组网站,所以刚出来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你可以在上面创建一个群组,以此作为聚合点来聚集人群。而乐柚网则是以兴趣作为聚合点。理论上讲,海贝聚集的多是行业人士或者是同类职位的人,而乐柚的兴趣类别中聚集的则应该是具有同样兴趣的人。一个是为同行业的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一个是为同兴趣的人提供交流的平台,看起来大家分工明确。在海贝上大家讨论的是自己所处行业的事情,而乐柚上大家可以围绕相同的兴趣彼此交流。但事实上,两者的用户群却有一定的重叠性,处于同一个行业中的人肯定有同兴趣的,而拥有同样兴趣的人中又可能处于一个行业中。无论是群组名字还是兴趣名字,网站本身都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限定用户发表内容的主题,可事实上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用户发表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仅靠标题的引导远远不够。
我看到一些人谈论海贝的时候,总是提到微博中的微群。当两个产品功能性相同时,两者面对的用户群也往往会重叠,自然就会成为竞争对手。主流的观点是将微博定义为带有社交属性的新媒体,而在我看来微群在其中扮演更多是社交角色。新浪把群组服务嫁接到微博上,但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默认情况下用户在微群中发表的内容并不与微博同步,当然用户可以自己设定。你在微群里点击用户头像进入的也是他的微群主页,而不是微博首页。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开心网把群组服务独立出来是否值得?换句话说群组服务能否能够支撑起一个网站甚至是一家公司?其实我在使用新浪微群的时候也发现,成员发表的内容很杂,这样就会破坏群里的氛围。你或许会说这样的问题应该由群主控制,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可大多群主在这方面并没有用心,很多群主为了吸引成员甚至不加验证,即便是加了验证也很容易通过。相比较而言海贝群组的氛围要好很多,大家发表的内容也基本跟主题相关。相信这点应该是海贝专业做群组的优势。反过来想,如果总是谈论行业有关的内容氛围会太严肃,毕竟群里也需要轻松的氛围。不管怎样,如果一个群组聚集的行业人士很多对于吸引用户还是有帮助的。
从功能性上讲,海贝和微群更像,海贝中也有转发、收藏这些功能。而从页面的显示形式上讲,乐柚、海贝和微群三者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就连关键性的交流形式也是如出一辙。SNS、微博形式沟通的延时性是有其优势的,但如果是群体聊天,实时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说了除了微群外,QQ群也会给乐柚和海贝造成威胁。
产品的诞生来源于需求,如果一个产品没有需求或是说需求量太少的话,那它基本都会死掉。虽然我相信乐柚和海贝做的事情是有需求的,但我也不免担心他们是否会被微群吞掉。如果想寻找同类兴趣的人讨论,那你可以在微博关注跟你用同样标签的人。如果想寻找同行业的人,那就更好说了,在微博上不仅可以找到自己所处行业的大佬级人物,微博的推荐也会根据行业和领域分类以方便用户寻找。而且现在微群的活跃度也不高,我也在想或许实时性的沟通才是有群聊需求的用户相要的。垂直化的网站固然有其专业化的优势,可就不知道这微小的差距能否占得一席之地。
个人认为乐柚的产品做的并不好,理想中的乐柚应该是在兴趣的分类显示上区别更大一些。当用户选择某一个兴趣后,页面显示也该有相应的变化,目的就是给用户营造一种更浓的氛围,这样的话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积极性。这几天观察Alexa上海贝和乐柚的数据,这两家网站的发展都不景气。如果这两家网站试水失败的话,那想要从事这两方面的创业者也要慎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