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猴随笔
老猴随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2,173
  • 关注人气:4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宋隐寓、诗谶用字趣解九则

(2016-05-05 10:38:10)
标签:

谶语诗谶

分类: 宋史演义博文

     

一、赵弘殷“弘”字的诗谶趣解

 

 赵弘殷,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对其名字中的“弘”字,作者引用了唐代著名天相家李风淳的一首诗谶:“此子生身在冀州,开口张弓立左右。自然穆穆乾坤上,敢将火镜向心头。”

作者对本诗解释道:匡胤父子,生长涿郡,地当冀州,开口张弓,就是“弘”字,穆穆乾坤,就是得有天下,宋太祖定国运,以火德王,所以称作火镜。作者明确指出,这是一首诗谶,所谓诗谶,是指作诗无意中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事情,以及将来能够验证的预言。赵弘殷之子赵匡胤灭后周建北宋的历史事实,使本诗的预言得到了应验。

  作者为了充分证实“弘”字的谶义,还引用了梁宝志铜牌记:有一真人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子子孙孙万万年。”江南主(指南唐主李璟)名其子曰弘冀,吴越钱镠诸子皆连字,期以应之,而宣祖(指赵弘殷)讳正当之。见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铜牌所记之言,预示着宣祖、冀州人赵弘殷,他的子子孙孙万万年,将永远传世下去。尽管李琝、钱镠都想连个“弘”字,企求后世腾达,但唯有赵弘殷才得到了印证,两宋三百二十年传十八主(十三代人),都是赵弘殷的后裔。

 

 、吕蒙正落魄“饭后钟”三字趣解

 

   吕蒙正北宋宰相。曾任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平素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甚至出妻逐子。蒙正流栖于古寺,尝被僧徒揶揄。寺中故例,每饭必敲钟,僧众以蒙正寄食,不欲与餐,已饭乃击钟,所以饭后钟三字,便是蒙正落魄的古典。至蒙正贵显,未尝报怨,反厚给寺僧。又迎父母就养,同堂异室,侍奉极诚。父母相继谢世,蒙正服阕,得入为参政。

这段话意思是:宰相吕蒙正,平时得到皇帝内宠,但他与妻子不和睦,甚至将妻子驱出,把儿子驱逐。蒙正落难,流浪栖息于古寺,却被寺僧耍笑、嘲弄、戏弄和侮辱。古寺按照惯例,每当饭前必会敲钟,但僧人们认为蒙正正在寄人篱下,依赖别人过日子,就故意不给他饭吃,为此,众僧们改饭前敲钟为饭后敲钟,也就是众僧们偷偷先吃饭,然后再敲钟,等蒙正听到钟声,众僧早已吃好饭,他就再没饭吃了,以此来欺侮他。所以,“饭后钟”三字,成了蒙正落魄的典故。至蒙正贵显,不但没有抱怨,反而能厚待寺僧。

     《宋史演义》一书,作者蔡东藩因记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背景需要,用讽刺、隐寓、谶语等手法,记载、引证和介绍了一些比较经典的诗谶、语言、字句,增进了事物的形像化、趣味性,提高了欣赏者的想像力,加深了读者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三、宋太祖堂号诗句趣解

 

 堂号是某一宗族的标志,也是郡望中某一支房的称号,赵氏有天水、涿郡、半部、琴鹤等十多个堂号,“琴鹤堂”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后裔为怀念其功德而命名的堂号,其后裔分支均以太祖的琴鹤堂号著称。对这个堂号曾有诗赞美道:“弘殷杜氏,琴鹤相随,双龙潭饮,赤光绕室。双王奉令,真龙出世,黄袍加身,建宋光帮。匡时济世,削藩平叛,文韬武略,保民平安。玉牒遗训,廉明有威,嘉言懿行,千古流芳”。

  诗中的“弘殷杜氏”,是指太祖赵匡胤的父母亲。“双王奉令”,即“琴”字。“琴鹤相随”是指弘殷杜氏夫妻俩常在杜家屋前的双龙潭边抚琴舞鹤,取潭水为饮。“赤光绕室”是指香孩儿(赵匡胤乳名)出生时赤光绕室,伴有异香,经缩不散。“真龙出世,黄袍加身”是指太祖登基继位建宋。后面几句是指太祖的功德。这些诗意均由赵匡胤家事、功德的趣闻构成而作。

 

 四、林摅误认“甄盎”而罢职趣解

 

 有一次宋徽宗要在集英殿(测试进士等的场所)按照甲第唱名传呼贡士应试,中书侍郎(正四品)林摅负责传报姓名,贡士中有个姓甄名盎的人,林摅在传呼时却把“甄”(zmēn)读作“烟”,读“盎”(àng)为“央”字。徽宗正在殿中阅册,不禁大笑道:“卿误认了”。林摅不以为误,反说为是,并不谢过。同列在旁的众臣们听了,都知其误而暗自隐笑,林摅见之,更加生气道:“殿上怎得失礼”,责问大家对他无礼与不尊,大众听了,纷纷表示不平。此时就有御使(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的一品官)出面,当众劾他不仅寡学(学得太少闹笑话),而且还倨傲不恭,失去臣礼。于是,御使就罢除了林摅的官职,降为提举洞宵宫(道教宫观,在浙江余杭镇境内)、(提举为从五品官,是给老病官员按排的只领俸禄不管事的闲职)。重新启用余深为中书侍郎。

林摅因误读两字而被御使官罢去数级,此事非假,已载入史册,实为可惜。当然,可能也并非此事所致。

 五、方腊编诗拆字隐寓自身趣解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方腊作乱。应奉局朱勔倚势作威,往来睦州(浙江建德)擅取民财,方腊的漆园也屡遭侵害,百姓请方腊举事,诛杀朱勔 ,正合方腊心意,但恐人心未固,就假托唐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推背图,编成了四语诗:“十千加一点,各尽始成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为了揭穿其假像,作者对四语诗进行了较透彻的解释:“十千”(100010,是隐寓万字,加一点便成“方”字,冬尽为腊,“成尊”二字,无非是南面为君(称帝)的意思。纵横二语,更是明白了解,没甚奥义。观此二语,见得方腊本意。

浙水,今浙江钱塘江及其上游总称,吴兴,即在浙江最东部。也就是方腊企图一统浙江天下。

方腊所以出此四语诗,意在愚弄百姓,为自己实现“称尊”野心制造顺应天命的舆论准备。

六、宋徽宗赵佶拆“秦、桧”诗趣解

 

  宋徽宗于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始,至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止,在新得的燕地建造了万岁山,后赐嘉名——昭功敷庆神运石。在神运石旁,植立两桧(种植着两棵桧柏树),一棵因枝条天矫,冠名为朝日升龙之桧,一棵因枝干偃蹇(骄横、傲慢),冠名为卧云伏龙之桧。两名金字悬挂树上。徵宗又亲笔题写一首诗:“拔翠琪树林,双桧(指两棵桧柏树)植灵囿。上稍蟠木枝,下拂龙髯茂,撑拿天半分,连卷虹两负。为栋复为梁,夹辅我皇构”。根据宋朝后来的发展历史,后人称宋徽宗此诗已经寓意着其中的隐谶(隐含的预言)。“桧”指南宋的秦桧。“半分两负”就是宋宗室离开江北南渡的预兆。最未句的“皇构”,就是康王赵构的名讳,北宋灭亡,他在商丘称帝(宋高宗),建炎三年南渡江南,这段历史便是徽宗此诗最实际的验证。

 

七、都门人“筒、菜”二字骂京贯趣解

 

     童贯握兵二十年,与蔡京表里为奸,权倾一时,穷奸稔恶,擢发难数。对京、贯的奸逆罪恶,都门(指京都人)早有切骨之恨,有歌谣道:“打破筒,拔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筒,谐音“童”,菜,谐音“蔡”。“筒与菜”寓意童贯与蔡京二奸臣。“打破筒”寓意打倒童贯,“拔了菜”寓意拔掉蔡京这个祸根。最后,蔡京被贬流放,在发配岭南韶关路上,饿死在长沙城南的破庙里,童贯被御使张澂的随行官枭首身而亡。

 

 八、佛印禅师“屁”字吹东坡过江趣解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江北瓜州地方任职时,与江南金山寺一江相隔.一天,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趁兴写诗一首,派书童过江送给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佛印禅师读了苏东坡“八风吹不动”的大作,提笔批了一个字,让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一看,只见上面批了一个斗大的“屁”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去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禅师早已等候在江边,迎着苏东坡呵呵大笑道: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就把你吹过江来了呢 后来,有好事者便将这件趣事编纂成一副对联,云:“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何谓“八风”呢?从字面上看,是八面来风的意思.而佛法所指,乃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情绪之风

 

九、宋理宗赵昀逐“三凶,远“四木”趣解

 

 南宋之史弥远,入相二十六年间,因对宋理宗有册立之功,恩宠不衰,他排斥正士,权倾中外,全国侧目。理宗也不能自主,一切尽归他主裁。弥远死,理宗始得亲政,逐三凶,远四木。“三凶”就是在理宗初年,亲用儒臣,奸相史弥远当国时所引用的梁大成、李知孝、莫泽。他们三人都是依附于史弥远的奸臣,排斥异己,残害魏了翁、洪咨夔等忠良,被人们称之为“三凶”。“四木”是指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这四人均系史弥远死党,南宋奸臣。因名字上都系有一个“木”字,所以叫“四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