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不教子 晚年食苦果
(2009-10-14 11:39:18)
标签:
养不教父之过花钱读书做人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金钱是万恶之源。许多父母对子女养而不教,致使子女们挥霍败家、不孝不忠,就是父母从小用金钱溺爱造成的。俗话说,“三代不出富家门”,就是说“富”最多不超过三代。第一代创业,发家致富,如果第二代能守业的话,那么到了第三代一般情况下,就会出好败家子,前辈辛辛苦苦建立的家业就会毁在他们的手里。在我们这儿,有这样的例子,父亲艰苦创业,创下家产千万,家里富得流油,应有尽有,但忙于事业,忽略教子,宠爱有加,认为自己的家业无论如何够儿子花销终身有余。儿子好吃赖做,恶灌满盈,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淌漾在父亲输送的油水里过日子,结果背着父亲大肆挥霍,无所不为,债台高筑,差点将父亲的家产付之东流。还有一个富家子弟,同样从小缺乏家教,根子不正,惯坏了。成人后,依仗家庭经济优势,在外面吃喝嫖赌,赌博成性,包养情妇,大手大脚,结果逼迫父母变买了家产(主要是卖掉房子)偿还债务,将家业挥霍一空,老人很快由富变穷,重新过上了苦难的日子。这两个例子,等不到第三代,只到第二代就败家了。
还有一些成年人,瞅着父母的钱财,不求进取,好逸恶劳,五毒俱全,不孝父母,沦为“啃老族”,赖在老婆的身边,不负责任、不作贡献、不干工作,不教子女,甘当“啃妻族”,使父母、妻子老来吃苦。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父母早年没有教育好他们,不仅害了子女一生,也害了自己的晚年。例如,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爷爷是倒叉女婿,在国企工作,有很高的工资收入,儿子赌博成性,不管家事,夫妻关系不好,长期闹离婚,孙子无人问津,思想蒙上阴影,唯独爷爷溺爱孙子,只知道供钱,不注意教养,只要孙子开口,就无条件满足,孙子很小就学会花钱,两眼天天盯着爷爷的口袋,花销越来越多,口子越开越大,天长日久,欲壑难填。结果偷盗、群架、吸毒、流氓成性,两进少教所,三进派出所,父母拿他没办法,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包袱。还有一对夫妻,重男轻女,前胎生了女儿,不太满意,后来生了个儿子,高兴致极,以为有个儿子就了不起,于是对儿子溺爱,天天哄着他、护着他、宠着他,教子像在喝山歌,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际行动,孩子始终沉浸在甜言蜜语之中,从来看不到自己的毛病,久之任性滋长,随心所欲,养成痼癖,尤其在花钱问题上,父母从来就是有求必应,几乎处于失控状态,结果也把他惯坏了,虽然勉强结婚生子,同样只顾自己痛快,不管养子教子。而且,有手好闲,不干工作,还不改陋习,参与社会流氓活动,经常向父母伸手要钱,不给就刀拳相加,威胁父母,还说:谁叫你们把我生出来的,生我就得管我”,父母欲哭无泪,无尽的苦处只好往肚里吞下,真是自食苦果。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就早在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父母教育作基础。革命的后代之所以能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很多都是好样的,还不是从小受到革命父母良好教育的结果?“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降生人间都是一张白纸,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就得依靠父母的手笔。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团塑泥,把父母比作雕塑者,要使塑泥成为漂亮的雕塑,父母就要在塑泥上精雕细刻,只有这样,塑泥才能成为永不褪色、赏心悦目的雕像,孩子也才能成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