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 还是写写日记好
(2008-10-18 20:08:07)
标签:
退休日记情感休闲心境坚持天天好心情真实生活杂谈 |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
在我接触的朋友中,好多人有爱好写日记的习惯,听他们说,写日记如何如何的好。可是我,工作数十年,几度试着写日记,但认为写日记费时费力费笔墨,没有多大用处,一直没有写它,因而始终未能体验到写日记到底有多好?临退前一年多,我无师自通,学会了五笔字型输入法,退休后,我有了闲暇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便狠下决心写我的《退休日记》,数年坚持下来,每年写十余万字,已经写了七十多万字的日记。如今,我将写日记视作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实践使我体会到了其中的很多好处。
步入老年,我像众多老年人一样,事事处处关注着自己的健康问题,“人老脚先老”,为防老,我每天晨练走万步。“人呆脑先呆”,为防呆,我每天打字写日记。我认为,防老健老终身受益,应该建立长效机制,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我从灵活“脚”、“脑”入手,日日常行走,天天写日记,用这样的办法,强制自己,坚持下去,必有好处。就写日记而言,大脑要思考,动脑筋找话题,想素材,设思路;手要击健,把大脑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十指,灵活地输入在页面上,从无形到有形,变为书面的文字。这个过程,对年轻来说是家常便饭,算不了什么,但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却是十分难得的健脑健体的锻炼机会。只要天天在动脑,天天在动手,并能在电脑上准确一致地反映出手脑并用的劳动成果,能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这是我,也是老年人写<退休日记>的第一个好处。
写《退休日记》,可以打破闲暇时的寂寞心情,保护自己的兴趣爱好。我是一个转业干部,相当禁锢与单调的军营生活,使我养成了革命军人正气的秉性,回地方后,上班专注工作,下班安分守己,从不参与那些社会上所要摒弃的活动,不会打牌、麻将行赌,没有更多的文娱爱好,唯独爱好写点小东西。正因如此,我想到了写〈退休日记〉,以此打破自己退休后闭关自守的寂寞心情,充实自己的闲暇生活。从我退休那天起,就把它当作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天天与它亲密接触,在数年退休生活中,日记与我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成了我维护发展自己写作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这是我写《退休日记》的第二个好处。
写〈退休日记〉可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施展笔墨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方方面面:
——我写日记,不是单纯写那些柴米油盐的家庭琐事,而是在写家事的同时,写家庭以外每天自己所做的、所遇到的、所想到的,也就是有意义的,值得一写的东西,把日记的容量最大化。我的日记,泼撒着流利的笔墨,叙事舒情,说道撕理,袒露着心底的强音,将自我明明白白地表露在上面,是一部自我记录、自我总结、自我检讨、自我欣赏的私人之作。
—— 我写日记,像“文革”时期强调的“斗私批修”那样,对自己天天“过电影”。在记录每天“大事”的同时,融入情感的元素,如实记录自己的心路,怎么想的怎么记,甜酸苦辣都记,喜怒哀乐全写,有喜记喜,有怒记怒,有哀写哀,有乐写乐,不求华而不实,只要写得真实就好。这样写,理不屈,词不穷,天天有内容可写。
—— 我写日记,不是为写而写,更不是只写好不写差,报喜不报忧,光给自己唱赞歌,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地检讨自己。如,在记录自己处理家庭矛盾和外界遇到的问题时,都要自觉地想一想对与错,看一看自己的责任和不当,是对写对,是错写。在记录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与看法时,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为别人的溢美之词所倾倒,没了方向。而是透过别人的评价,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辨证地看待自己。这样写,反映的我,是一个辨证的我,不是一个“完人”的我。
—— 我写日记,是个人的一种乐趣,目的在于记录生命的历程,从中获得自我鉴赏后的愉悦或不快。翻阅几年前的日记,何事、何因、何感、何想,不用细问,一目了然,就像在眼前一样。自己的思绪就会跟随过去那天写下的日记而波动,或因成功带来的喜悦、激动而偷着乐,或因失败带来的悔恨、痛苦而郁闷,或因无助带来的迷茫、忧愁而惆怅 …… 。出于这个目的,我每写一篇日记,都尽最大努力,把自己当时真实的心境写进去。事后读来,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这四小点,是我写《退休日记》的第三个好处。
我写日记,还有一个附属的用意,用于留给儿孙们鉴读,任由他们日后评说,这只有我们老年人才会想到的。现在,他们都知道我在写日记,很想看看我写些什么东西,写得怎么样,我都委婉地敷衍他们,不让他们看,因为日记有一定的私密性,他们也就从未偷看过。作为我的《退休日记》辛辛苦苦一直要写下去,我是不肯轻易废弃的,只有留给他们。日记中诸多对他们来说是有用、有益、有参考价值的东西,到那个时候,留给他们看看又何尝不能呢?这是我写《退休日记》的第四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