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颈源性眩晕!
四川康骨医院
颈椎病专科 陈关富
有资料显示,人群中的眩晕患病率为0.5%。国外一项研究发现,每7个人中就有一位一生之中至少有一次眩晕发作,仅次于发热和头痛。在陈医生的颈椎病专科门诊,以眩晕或/和头痛就诊者占31%.
早期患者多在伏案工作后抬头、改变卧姿或扭转头部时出现短时一过性头脑眩晕,眼部黑蒙或闪光,有时有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持续数秒后即可消失。常伴有颈部酸胀、僵硬感,偶有轻度乏力感。
病情进一步加重后,患者的眩晕发作更为频繁,有的呈持续性存在。常伴随头痛,疼痛呈持续性跳痛(搏动性痛)、灼痛或胀痛。头痛主要位于枕部或顶枕部、颞部,或局限于颈部,也可放射至耳后、面部、牙部,甚至向眼眶区和鼻根部放射。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流涎、心慌、憋气以及血压改变症状。
疾病后期患者可长时间感到眩晕不止,头脑昏蒙,记忆力下降或短时失忆。稍有劳作病情即加重,反复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病时常静卧床上不能行动,稍有头部的轻度转动,即眩晕、恶心、头痛不止。病情呈反复发作,逐渐加重。
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医院没有开设颈椎病专科,通常可选择挂神经内科号,拍颈椎X线五位片,做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耳源性,眼源性、颅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等原因,便可确诊。
颈源性眩晕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以及交感神经等各种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痉挛、狭窄而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
(附注):
《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
---国内第一部针刀治疗专病的著作,于2006年11月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专院校医学图书管均有珍藏。仍在热销.....
作者陈关富、赖志刚二位国内知名专家,从针刀医学诊疗工作的实际出发,为针刀专业医师在颈源性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帮助针刀医学的初学者尽快地掌握颈源性疾病的诊疗理论和技能。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内容专一、新颖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_________摘自《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内容提要》
(e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