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泳友冬泳码头邕江一桥南团结凝聚力奋勇救人情感 |
分类: 救溺扶难 |
一支生气勃勃的冬泳队
——记市冬协邕江大桥南一队
![]() 在美丽的邕江大桥下,宽广的冬泳码头上活跃着一支生气勃勃的冬泳队伍,这便是冬协里人数最多,阵容最大的邕江一桥南一队。 (一) 无论是在北风呼啸的寒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从朝霞升起的清晨,到夜幕降临的夜晚,冬泳码头上都会看到队员们矫健的身影。有的在江中边游边唱,有的在岸边说说笑笑,还有一拨拨队员,每天清晨六点半左右,便在副队长张桂生的带领下,从一桥意气风发地跑到西园谈村,然后再从上游游回一桥南岸,用灿烂的笑脸迎接东升的太阳。队长黄臻,是个热情活泼、办事干练的女队长,她和冬泳队骨干文素珍、吴芸等人,精打细算,用最少的钱组织队员到区内外参加旅游活动。他们到过黄果树、马岭河、圣堂山、“东巴凤”等旅游圣地,游过崎山、天雹、冬山等水库。今年,还积极参加了冬协组织的西江“两广游”、“澳门的海上游泳比赛”、邕江的“迎奥运,游邕江”等活动。青山绿水留下他们欢快的笑声和健美身影。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队员参加南宁市组织的“迎奥运万人健步走”、“半程国际马拉松赛”,参加“全区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每逢邕江汛期,冬游码头上垃圾淤泥堆满象座小山,卫生环境很差,副会长郭慧仁、队长黄臻、周燕便组织队员搞卫生。队员李振权自己出钱制作铁耙,队员陆海新、李南、刘厚学、梁光柱、范淑仪、曾荣生等一批骨干分子,经常自觉参加义务劳动、扫地铲沙,虽然干得满头大汗,又脏又累,但看到冬泳码头换新颜,他们感到虽苦犹甜。队员陈工,看到下水的码头不方便下水,便主动集资2000元钱,并带领几个泳友把桥下面的小码头加宽铺好,并说“这样既方便了自己游泳,也方便了大家”。在社会劳动保险所工作的泳友黄谊,经常及时宣传党的有关社保工作政策,并为十多名泳友办好社会劳动保险,副会长郭慧仁、队长黄臻、周燕关心队里的每一个队员,有队员生病住院,他们自己掏钱买来慰问品,一一上门看望慰问,先后去看望了住院的78岁的泳友黄明忠及需开刀的陆育华等人。有位泳友小孩不幸去世,情绪低落,队长黄臻无微不至关心开导,并经常带她外出活动,使她重新振作起来,泳友杨松不幸车祸身亡,他们上门慰问亲属,队里通过活动,增强了凝聚力,使队伍更加和谐团结。 (二) 大桥南一队二百多人,占了冬协三分之一。这个队人才济济,群星荟萃,坚持几十年冬泳的老领导赵传、张翠珍,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但依然有一颗年轻的心,每天在邕江里搏击风浪。今年还参加了全程 5公里的“浩仕龙畅游邕江活动”,泳友陈耀光,一称“一休哥”,常常用自制的一只气垫船在邕江乐,节日还挂上五颜六色的气球,担上一条“祝泳友节日快乐”的条幅,并微笑着向每个在水中游泳的泳友问候,给大家带来几多笑声几多欢乐。队里有一名雷麒澄的小朋友,才4个月就跟着酷爱游泳的外公外婆到邕江戏水了。10个月便参加了横渡邕江的渡江活动,成为邕江里一颗最闪烁的冬泳小明星,副队长周燕,队员梁康健,胡建军等人,是队里宣传报道积极分子,常常义务为大家摄影,向媒体报料,谢长江泳友还把每次活动的风采拍下存入电脑,让大家分享快乐,为宣传报道冬协活动做出贡献。 (三) 冬泳,是勇敢者的运动,但也是易出危险的运动,尤其在邕江大桥下面,水深急流,每年都有人溺水身亡。冬泳队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副会长郭慧仁、队员蒙秀琼、雷小琼自己买来笔墨,在危险区域第二个桥墩下写上“危险勿近”的标语,提醒泳友注意安全,队里还组织大家参加区、市泳协举办的水上救生员培训,提高水上救生技能,并成立了一支水上义务救生队伍。每年,他们都要从邕江里救出二十个左右溺水者。一天,副会长梁建光和队员黄立君正在游泳,突然发现一个外来务工者,刚游到第二个桥墩的危险区时,便遇到旋涡,当时只见他体力不支,心慌意乱,眼看便沉入水底,他俩眼急手快,一个抛救生圈,一个潜下水,把溺水者托出水面,你推我拉,把这位脸色灰白、身体无力的溺水者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在邕江救人的事时有发生,义务救生已成为队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冬泳队员郭慧仁、刘厚学、梁建洲、温江、黄勉、陶春华、黄纪杰、方洪天、劳伟、李健、周勇、文继生、郭夏生、宋伟等人,等先后救过溺水者,有些人甚至救人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甘当无名英雄。在他们看来救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谁碰上都会尽力去做,根本不值得去宣传,他们真不愧是见义勇为的无名英雄。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