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学家许金声
心理学家许金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7,392
  • 关注人气:31,2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婴儿看人类奇妙的本能

(2021-12-14 13:03:40)
分类: 活出最佳状态
      婴儿为什么一到晚上临睡就要哭闹,而且一定要被抱着睡?下面图片的解释非常有意思,它是婴儿保护自己,乃至保护人类发展的一种本能。人类本能的存在和延续,肯定都是有意义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理解、对待?——当今有一个动向值得注意:月嫂、育儿嫂等新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亲与婴儿的互动,减少了母亲与婴儿的交流。——据我了解,一位忙于事业的母亲,请月嫂、育儿嫂带了四年孩子。结果育儿嫂离开时,孩子不认母亲,只认育儿嫂,跟着育儿嫂走,还大哭。这使得这位母亲非常伤心、失落。——孩子人类生育以及生育时间间隔的时间合理化,还得靠人类精神性的进化,即大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灵性健康)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父母不断地有心灵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婴儿需求与母亲需求的平衡问题。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将这种平衡称为做“足够好的母亲”。我国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应该译为“六十分的母亲”。我觉得此处正好用进“通心”的概念,即面对婴儿、以及雇佣月嫂的时候,母亲能够做到:1、清晰自己。2、换位体验。3、有效影响。所谓清晰自己,就是指母亲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同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敏感,如何在满足婴儿之时,有尽可能多的休息。换位体验是指母亲应该像自己的婴儿一样,去体会婴儿的需求。在这个问题上,婴儿一般不存在好带和不好带的问题。他们就像绝对真理,如果我们觉得不好带,说明我们对婴儿的了解还不够。有效影响上指,只有把婴儿带好了,父母才是合格的。婴儿就像一位父母以及大人的“通心培训师”,他们训练我们如何站在他人的立场上面对、体验、处理问题。如果做到了通心,能够准确地判断婴儿的需求,例如婴儿各种各样不同的哭闹,对于婴儿的养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越能够以质量取胜,而不仅仅是花大量的时间陪伴。所谓“四两拨千斤”是夸张的说法,但育儿与自我发展尽量两不误,应该有很大优化的空间……

     我觉得,从马斯洛关于人类基本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能”,而是“类本能”(和本能类似的弱一些的、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本能),非常有价值。婴儿临睡前的哭闹,是他们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或者说依恋)的表现,越是小的时候,其可塑性越小,越表现为刚性需求,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们逐渐会变化,刚性的一面会弱化。这种弱化一方面为其他更高的需要,例如自尊需要甚至自我实现需要让出时间和空间,一方面自己延迟满足等心理素质也得以发展。当然,对父母来说,对他们的养育也提出了更大挑战,促使他们与时俱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