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golfnano-power体育 |
分类: 高尔夫进阶-专业知识 |

杆身软硬度多以杆身振动频率来订,测量方式是将杆身尾端固定于仪器上,杆身尖端架上一般球头重量(约200克)后,让杆身上下振动,所产生的数值一般认定250 CPM为R,260 CPM为S,(但每个品牌对R、S、X的界定不同)。现今多数的专业换杆技师多数都以此方法检测;然而近年来,杆身设计师发现可藉由杆身结构的改变来影响球飞行的方式,设计师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精确的将杆身上的每一点设计、制造出他们想要的软硬度,藉此区隔杆身特性及功能。
1980年代到1990年初,杆身的转折点(Bend Point)是杆身开发设计的重点之一。但和软硬度的界定一样,转折点从高到低,但哪一点是高、是低,每个厂商认定都不尽相同;因为设计师必须在特定的杆身频率范围内来改变转折点的高低,所以设计受限制,相对球飞行方式也受限,而转折点的高到低也只在2吋之间作改变,但90年代中期到现在,设计师发现如果改变整支杆身的重量、软硬分布加上新材料的运用,会使杆身的表现使用上手感、功能更多变化。
例如:早期的杆身设计,影响球飞行高低而不影响杆身设订的硬度范围
唯一方式是改变尖端的软硬度,尖端较软则弹道较高;但现在,设计师可将杆身尾端设计的较软,一样可以提高弹道,加上杆身中到尖端设计硬一点,在手感上并不会感到因为尾端过软而在使用上整支杆身太软的感觉,但这样的设计如果用检测杆身频率的方式来界定,R or S,测出来的数值将会落在更软的杆身硬度,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也就是利用固定尾端来检测杆身频率加以界定杆身软硬的方式对新设计的杆身是不可行的
量身订做中,杆身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但单以软硬度来做,所讲的量身订做,似乎已不合乎现实与潮流,Center Flex是检测杆身的新仪器,将尾端及尖端固定中间的受力感应器可沿杆身左右移动它可检测出杆身各点的软硬分布,分析出杆身的软硬曲度,让技师在替球友选择杆身时,提供更精确有效的建议。
文章版权所有,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