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语教育 |
二、发展跨课程语言:发展跨课程教学的语言和读写能力(Developing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Develop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and literacy of instruction across the curriculum)。对教师的要求为:倾听学生对诸如家庭和社区等熟悉话题的讨论;回应学生的讨论和问题,在与学生的评论直接相关的谈话中作出“飞跃”转变;在有目的的会话和写作中,通过示范、诱导、探索、重述、澄清、提问、表扬等,帮助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发展;与学生互动,尊重学生不同于教师的说话方式,如等时间(wait-time)、眼语(eye contact)、转弯(turn-taking)或出风头(spotlighting);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将学生的语言与读写能力和课程知识联系起来;鼓励学生使用课程词汇表达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彼此之间和他们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第一和第二语言。
三、将学校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教学和课程与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经历和技能联系在一起(Making Meaning:Connecting School to Students’ Lives – Contextualiz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in the experiences and skills of students’ homes and communities)。对教师的要求为:以学生在家庭、社区和学校已经知晓的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根据学生对当地社区准则和知识的理解,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与学生、家长、社区成员交谈和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当地准则和知识;帮助学生将他们的学问应用于家庭和社区;与学生一起设计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活动;为家长和家庭成员提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活动多样化,包括学生的各种爱好,从集体和合作到个人和竞争;使会话和参与的风格多样化,包括学生的各种文化爱好,如共同叙述、问与答。
四、综合思维教学:激励学生向综合认知挑战(Teaching Complex Thinking:Challenge students toward cognitive complexity)。对教师的要求为:就每个教学话题,确保学生懂得,掌握整体是理解各个部分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实施标准;设计能使学生的理解提高到更高的综合水平的教学任务;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实现更为综合复杂的理解;对学生是否达到了挑战性标准,做出明确而直接的反馈。
五,通过会话教学:安排学生对话,特别是教学会话(Teaching Through Conversation:Engage students through dialogue, especially the Instructional Conversation)。对教师的要求为:安排教室,使教师和小组学生经常性地会话;制定明确的目标,指导与学生的会话;确保学生具有比老师更多的发言机会;指导会话,使学生运用课文材料和其他有力的论据,阐发自己的观点、判断和理论;确保所有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爱好参与会话;仔细聆听、估价学生的理解水平;在整个会话中,通过提问、重述、表扬、鼓励等,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准备一份表明完成了教学会话目标的作品。1
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应用语言中心” 和“教育、多样性和卓越研究中心”开发了一个高质掩蔽教学模式,即 “掩蔽教学观察礼规”(Sheltered Instruction Observation Protocol:SIOP)。该模式将语言和学科内容标准融入课程之中,使用专门化的策略方法使学生理解学科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技能和学术词汇。2002年,“应用语言中心” 和“教育、多样性和卓越研究中心”出版了一系列推广“掩蔽教学观察礼规模式”的书籍和音像教材,如《掩蔽教学观察礼规模式:学业成就用隐蔽教学》(The SIOP Model: Sheltered Instruction for Academic Achievement),《使用掩蔽教学观察礼规模式:掩蔽教学专业发展手册》(Using the SIOP Mode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anual for Sheltered Instruction),《帮助英语学习者成功:掩蔽教学观察礼规模式概览》(Helping English Learners Succeed: An Overview of the SIOP Mode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是非母语英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而普遍的模式。这一模式一般应用于语言背景悬殊的非母语英语学生,主要是英语语言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而不是学科课程内容教学,由专职的ESL教师任教。
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选拔班通常在小学。非母语英语学生在校的部分时间用于主流班学习,但每天都抽出部分时间接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大部分学区的学校有全职的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师,但有些学区则聘用一个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师,到几个学校去教分散在全区的少数学生。
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班课时通常安排在中学。学生在正规的授课时间接受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学,通常会获得课程学分,一般会根据他们的英语水平分组进行教学。在有些留学生较多的大学和学院,也有专门的ESL班,学生来自不同的非英语国家,由全职的ESL教师授课,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