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 扬州』--古运河畔东关街 & 吃在扬州

标签:
育儿小米果果江南旅行扬州古运河东关街扬州炒饭大煮干丝富春茶社 |
分类: 娃娃看天下 |
2011年8月29日 小米3岁9个月20天。
一说到扬州,脑海里能想到的诗词便有诸多----“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还有那著名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我们没有十万贯,也骑不了鹤,可是扬州还是坚决地列在了行程安排中,虽然,目的很不高雅,纯粹冲着品扬州小吃、看扬州美女而去的。。。。。。
扬州距南京相当的近,车程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我们十点半从南京出发,十二点左右就到扬州了。到早已订好的酒店安顿好,吃过午饭,就在酒店里闷头大睡。一直睡到了下午五点才出门。到酒店前店想询问工作人员怎么到何园或个园,结果被告知这时候去游园太迟了,都要关门了。不如去附近的东关街逛一逛。不死心的我们在打的时,又想让的士司机带我们去何园或个园,依然被热心的司机告知此时去游园太不划算,估计才进园就会被清园出来了,还不如去东关街,可以逛,还有吃的,而且逛完东关街,从西街口就可以直接走回我们住的酒店了----好吧,既然大家都是这么推荐的,我们就从善如流,到东关街逛一逛吧!感谢热情的扬州人民啊!
的士司机把我们放到了古运河畔的东关街东街口处,建议我们可以先在运河边玩一玩,再去逛街。沿着路边的台阶走下去,就是运河了。
扬州古运河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春秋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扬州也因此成了唯一与中国古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运河城”。而那些流传千秋的诗句,多半也是文人墨客们乘舟于运河上时情不自禁发出的感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关于扬州古运河的瓜洲渡,总有一种亲切感,尽管从没去过,却是缘于儿时家中那一张古老的大床上绘有“瓜洲古渡”的一幅图案,让我牢牢记下了这个渡口的名字。当然,后来更有名的,还是缘于杜十娘的怒沉百宝箱,据说就是在这瓜洲渡。。。。。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自然是没有去运河上游览,也没有去那著名的瓜洲渡,只是在东关渡的那一小段,看看运河的风采。告诉两娃,古代来扬州就只能乘船从这条运河来,不象我们现在,坐飞机、火车、汽车这么方便。两娃立刻双眼放光,连问那现在可以坐船吗?唉,鸡同鸭讲啊。。。。。。
虽然不能坐船,两娃还是相当地自得其乐。猜猜她们坐在台阶上是在干嘛呢?----看电影!两人正在看幻想中的电影呢。
与古运河东关渡一街之隔的,便是东关街了。自大运河开通后,东关古渡就成为了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了码头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盐商的发祥,就此催化出了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同时也形成了“河(运河)、城(城门)、街(东关街)”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空间格局,距今已有大约1200年历史。是扬州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据说唐代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述的就是东关街一带的风貌。
东关街东口是一段城墙和一个城门,是为宋代东门城楼,颇有些壮观,城门前蜻蜓低飞盘旋,天气异常地闷热。小米忙着摆造型,果果忙着抓蜻蜓。
从城门进入后,就是东关古街。迎面就看到一丛花,吸引了小米的注意力。该同学最近看到花就喜欢捧着一朵花唠上半天磕,美其名曰在安慰小花,颇有些领导人的风范啊!小米说了,花不能摘,摘下来就不好看了,我就和花说说话。。。。。。
东关街上商家林立,既有老字号商铺,也有新生代的时尚小店,对于小米同学来说,逛街那是一大乐趣啊,其实类似这样的古街已逛过许多,比如丽江的四方街、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等等,可是每看到这样的古街,小米总是比我还激动,总得我时不时地诱惑说前边有更好看更好玩的,小人儿才肯恋恋不舍地离开一家店往前走。
扬八怪姜糖。据说这是几个大学生一起开的,店里的冰冻柠檬姜茶,3元一杯,味道是相当地好啊,酸中带辣,偏又冰凉沁人,在炎炎夏日喝来,真是比酸梅汤还好喝,而且喝姜茶还可以既防中暑又防感冒,喝完两杯之后,我们又买了一包袋泡的姜茶,用于旅途中应对突发感冒等症状。
这是一家卖创意饰品的小店。居然还挂着同行免进的牌子,也太。。。。让人无语了。
老字号商铺,酱园。
扬州三把刀,是为厨刀、修脚刀和理发刀,扬州最有名的特产之一。只不过东关街上有N家三把刀,家家都说自己是老字号。大概这三把刀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了吧。我们买了一把金灿灿的小剪刀,据店主说是用来剪缝衣线用的,我们拿来做什么呢?----给小米和果果剪指甲。
大名鼎鼎的谢馥春香粉铺!扬州一直都有着“天下香粉莫如扬州”的美誉,而有着“中华首妆”之称的谢馥春,成立于1830年,在东关街上占据了相当大的一席位。店中的鸭蛋香粉,始创于清道光年间,在香粉中加入了冰片、麝香,又用香精代替传统的鲜花熏染,再用龙凤呈祥图案的锦盒、锡盒包装,畅销大江南北,遂有“苏州胭脂扬州粉”之誉。
店门口恰好停了一辆黄包车,大概是车上的客人到店里选购香粉了,黄包车夫也在店的一角歇息,两娃动作迅速,趁机爬了上去,过过车瘾。
紧挨着香粉铺的,是谢馥春的作坊,是为馥园,集谢氏老宅、后花园、粉妆坊三位一体,可以现场观看香粉的制作过程,对于女人来说,绝对是最感兴趣的啊!可惜,同样因为天色已晚的缘故,馥园已经关门,不让进了。
不让进也没关系,看两娃自己是如何玩的。猜猜她们坐在哪儿?
“谢馥春”大门的两个门球上!这可得坐稳了啊!
逛够了街,接下来就要去寻找美食啦!其时天色已晚,两娃都饿了,正好看到一家叫做聚春斋的店前有多人排队,都在等着吃那豆腐脑以及黄桥烧饼,小米和果果盯着店家在一个个碗里浇上豆腐脑,脚都挪不动窝了,于是也叫了一份来尝尝鲜。豆腐脑有两种品味,甜的加白糖,咸的在碗底会有许多调料、配料,搅拌之后吃起来还是挺美味的。不过,我和米姨妈都忍不住怀念老家那浇上红糖姜水的豆腐脑啊!
吃过豆腐脑,继续找寻好吃的。看到一家店,名为“扬州炒饭王”,看装修也还挺不错,看起来很是有点整洁的样子,可是进店之后,却发现,桌子上居然油腻地很,甚至店家端来的碗筷里居然还有一只蚂蚁!可是两娃已经坚决不愿再走了,尤其是果果,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孩子,该吃饭时就要求要吃饭,该睡觉时就要睡觉,生物钟非常地起作用啊!只好要求店家把碗筷再洗一遍,又用开水冲过,然后点了几道扬州有名的菜,扬州炒饭、大煮干丝、红烧狮子头。。。。。。
出乎我们意料的,和不太整洁的环境相比,店家的手艺真是相当地好,一盘扬州炒饭让我们赞不绝口。甚至在后来的几顿饭菜中,再没吃过比这个更好吃的炒饭了。
大煮干丝,也是到扬州必点的一道菜。所谓干丝,其实就是一种特制的豆腐干,用薄刃快刀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一块豆腐干要切十六片,丝丝不断,比较考验刀工。大煮干丝,要用小虾米吊汤,投干丝入锅,下火腿丝、鸡丝、冬笋、黑木耳等,煮到汤汁浓厚。同样,是我们尝过最好吃的一顿干丝。
此外,非常不起眼的,用一个小破碗装的红烧狮子头,也让两个孩子抢光了,只不过卖相不怎么好,就没拍照。在南京时,我们就差不多每顿都点狮子头,每顿都吃不完,以至于到扬州时都有些吃腻了。那天点菜时,就比较收敛,只点了一个,没想到,又是大赞,还是那句话,是我们尝过最美味的狮子头了!所以,这店还真是不可貌相啊!在环境让我们大失所望时,菜品居然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
吃完饭出来,东关街上已经被大红灯笼点缀得绚丽无比。相比起曾经去过的那些胡同、老街,东关街让我觉得更有生活气息,这大概是唯一一条依然车水马龙的古街吧,在我们穿行其中时,总是要紧紧抓着孩子的手,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一辆车从你身后冒出来了。。。。。。
PS:关于扬州的吃
扬州是一个非常适合慢生活的地方,所谓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立马就把扬州人享受生活的态度给描绘出来了。早上皮包水,说的是早茶。扬州的早茶,那可不是一般的出名啊!扬州几个比较有名的吃早茶的地方:富春、冶春、共和春,人称“三春”。其中富春茶社的名气最大,冶春茶社的环境更美,而共和春则做成了连锁店,相对比较实惠一些。
扬州的早茶以绿茶和包子、点心为主,花色繁多,但最基本,也是最美味的,莫过于一杯香茶、一笼包子、一盘鸡汁烫干丝。我们住的酒店离富春茶社很近,但考虑到如果带着孩子去吃早茶,肯定得耗上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哪也去不了了,于是趁着小米和果果在睡觉时,我们大人到茶社去买外卖。第一天米姨妈去,点的是富春茶社最有名的三丁包,肉丁笋丁鸡丁,单是等外卖就等了半个小时才买到。第二天我去,懒得再等半个小时,直接就买了茶社推荐的外卖组合杂什包,其中包括三丁包、干菜包、米烧卖、千层油糕、笋肉包、豆沙包和青菜包。每种口味都能尝上一尝,倒也不错。三丁包的确美味,是小米同学的最爱,而就连那干菜包和青菜包,我都吃得津津有味。倒是米烧卖感觉油腻了些,下不了口。如果有时间,建议还是堂吃的比较好,点上鸡汁干丝、三丁包、蟹黄包(据说比冶春的好吃)、青菜包等,最后再来一壶富春的招牌茶“魁龙珠”,这才真正是享受了“皮包水”的有滋有味啊!
除去早茶,正餐也别忘了尝尝扬州的淮扬菜。这可是响当当的一大菜系啊!就象我们在东关街上尝过的那家小店,貌不起眼的都能把淮扬家常菜做得让人垂涎欲滴,可以想见,如果到了正宗的淮扬饭馆,那还不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吃了。。。。。。去扬州前查了攻略,都说食为天、卢氏老宅、菜根香等店都能吃到正宗淮扬菜,尤其卢氏老宅还是现存的扬州最大的盐商住宅,现在被列为接待外宾的宴请场所,可以先逛宅子顺便吃个午饭,什么时间都不耽误。吃淮扬菜时,别忘了点扬州炒饭、红烧狮子头(或清蒸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软兜长鱼、水晶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