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开始注意博弈论在拍卖会上所起的作用的时候,经济学家威廉·维克里越来越为经济学界所瞩目。因为早在Harsanyi发展他的拍卖博弈学的前几年,维克里已经开始用博弈论来研究拍卖了,他所研究的拍卖策略位于拍卖理论的前沿。
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生于加拿大,1935年获耶鲁大学理学士学位,193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7年又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自1945年起,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
维克里在199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因为他的前两项研究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一是他在40年代中期对所得税的研究。不幸的是,维克里教授在得奖的三天之后,在前去开会的途中去世。
http://a0.att.hudong.com/54/42/01300000212958122871429853042.jpg
维克里比较了解最普遍的三种拍卖形式(英式拍卖、荷式拍卖、第一价拍卖)。英式拍卖(English
auction)是一种“开放式”拍卖,其制度特征是拍卖商向众多的竞拍者(买方)公开征询拍卖品价格,该价格在一个底价(通常由卖方预定,也可以是第一个竞拍者的出价)的基础上,由众多购买者的连续出价(make
a bid)逐次提升,直至最终成交;任何出价,一旦为拍卖商认可,即成为不可回撤的“立定出价”(a standing
bid),而任何新的出价均须高出前次出价方可获得认可,递价终止后,拍卖物就以等于递价金额的价格拍板成交给报价最高的递价竞买者;荷式拍卖(Dutch
auction)是初始价格确定后,随着拍卖的进行,该价格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自动向下浮动,如果到某个价格有竞拍者愿意出价,则该次拍卖成交;第一价格拍卖(first-prince
auction),即维克里所谓的“密封”或书面投标拍卖,其中最高价竞买者以等于全额投标出价的价格拍到拍卖物。
除了这些拍卖,维克里还增加了现在众所周知的第二价格拍卖(secong-prince
auction),即最高价竞买者获胜但于第二高竞卖价的价格获得拍卖物。以第二价格拍卖为竞买规则的拍卖交易中,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著名的维克里投标法,其规则基本上与传统投标相同,唯一不同点是赢标者付出的价格,不再是他所出的标,而是第二高标,故又称“次高价投标法”。
很奇妙的是,若采用的这种投标法,投标者的最好投标策略,就是依照自己对标的物的评价据实出标。
第二价格拍卖的好处是方便投标者,如此投标者在决定其出标时,只要评估自己的需求,而不需要费力去搜集与评估每一个竞争对手的需求,所以就大大减轻了投标者的准备工作。除了比较各种投标与喊价的关系,维克里也指出在适当情况下,卖方采纳这四种销售方法的任何一种,预期收入都是一样,这就是著名的收入相等原则。这样的结果等于指出,既然每一种投标或喊价对卖方都无差别,当然是用最方便买方竞争的维克里投标法了。
在实际应用中,维克里的第二价格拍卖机制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例如美国国家财政部的国库券拍卖和美国的通讯频道的经营许可证拍卖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维克里关于拍卖理论的所有研究都立足于一个本质假定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私人价值模型”(private-value
model),即假定拍卖品对每一竞买者都有私人价值,并且这个价值与其他竞买者的价值独立。例如,一副你喜爱的伦布兰特的作品被拍卖,当知道其他竞买者出的价钱后,它也不会影响你将要出的价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