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李伟斌从小就经历了他那个年龄和所处的那个年代所不应经历的苦难。李伟斌1972年出生在广东一个客家人的家庭,1990年父亲做生意受挫,生活极为困难,那时李伟斌就有着自己一定要挣一大笔钱来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真正改变李伟斌命运的是刘德华主演的一部电影。尽管李伟斌一时想不起影片的名字,但影片中的一个情节却让李伟斌记忆犹新:一个穷人的孩子(刘德华演的角色)背着奄奄一息的妈妈去医院看医生,就因为没有钱,任凭孩子跪地相求,换来的却是冷冰冰的一句话:“没钱就滚!”后来孩子在死去的母亲的面前咬破手指在门板上写下了四个血字:我要发达!这个片子让有“相似处境”的李伟斌感动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一连写下了几百个“
当时李伟斌刚刚度过18岁生日。
至于选择炒股作为“我要发达”的途径,李伟斌认为原因有二:首先李伟斌自认为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他从小就对被同龄人认为枯燥无味的经济新闻特别敏感;其二,那时香港的股市已经很火,从香港回来探亲的亲戚常向他描述香港股市中一夜暴富的神话。
1993年8月的一天,李伟斌拿着借来的20000元钱到30公里外的惠州市开了户,从那一天起,他便成了一个职业小股民。还别说,刚入市李伟斌就尝到了甜头:赚了200多块!李伟斌把自己赚来的200元钱买了两条裤子,自己和父亲一人一条。
那天晚上,初尝胜利硕果的李伟斌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宁要轰轰烈烈的20年,不要平平淡淡的一辈子”的豪言壮语。“我现在还时常翻出7年来写下的自我鼓励的话语,特别是出师不利的时候。”李伟斌拿出了写的密密麻麻的十几本日记,在这些小本本中间记者找到了当年写的至少有200多个“我也要发达”和无数用于自我激励的座佑铭:“成功非侥幸,勤奋是无敌
李伟斌是个善于自我激励的人。熊市里泡出来的投机份子
李伟斌入市后不久大盘就一路走熊,直到1994年8月,李伟斌最初的2万元保证金被消灭得所剩无几。据李伟斌回忆,他所经历的最惨烈的一仗应数1994年年底的疯炒权证,当时他又筹资7万元,在1.60元的价位买入的权证半小时后就跌至0.80元,被李伟斌一刀砍掉,投入7万元本金仅收回3.5万元不到,整个人面无血色地靠在散户大厅的墙角,令在场的几个好友极为紧张,他们把李伟斌围住,以防发生了什么不测……
李伟斌在股市摔了几个跟斗后才真正感受到了股市的风险,他决定从哪里跌下去就从哪里爬起来!在“成功非侥幸,勤奋是无敌”的座佑铭的激励下,接下来的1000个日日夜夜(直到后来来深圳后能看到电脑行情),他放弃了一切玩乐,在家里的小屋里开始了精心绘制深沪指数及几只个股的日K线图的工程,到现在为止,他画的K线图和自己的保证金走势图已挂满了整个房间。
三年后,也就是1996年8月18日,李伟斌凑足了8万元(这钱是借的,他当时已经是一无所有) 来到深圳,李伟斌发誓不管多艰苦也决不动用这8万元的本金。他没钱,只好借住在打工的朋友所在的集体宿舍里。说的好听点儿是借住,其实只能是偷偷地溜进去进去睡,才一个星期就被该公司的保安员发现而被扫地出门了。
没钱租房,幸亏得到一超级大户的担保,李伟斌才得以睡在证券公司的沙发上,才幸免流落街头。当时李伟斌每顿饭只给自己用3块钱,几乎每次吃完3块钱的盒饭他都感觉未饱,但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吞吞口水……他在日记里勉励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到1997年底,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消息加图表的短平快操作下,李伟斌迅速将12万保证金(深圳朋友投入4万) 炒至120万!1998年李伟斌还清了借款(借了12万,出于知恩图报,还了50万),买了房子和车,自有资金也正在以每年100%左右的速度增长着。
李伟斌由7年前的一个小散户成长到今天的有300多万资金的短线高手,其中辛酸不尽其数。回顾走过的路,李伟斌认为,炒股赚钱非常重要,友情与亲情比金钱更重要!这也是李伟斌愿以真诚之心结交天下股友,“以股会友”交流心得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