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央视我们
央视我们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0,519
  • 关注人气:6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伴铃声——《我们》接线生的故事1

(2009-08-10 16:38:58)
标签:

接线生

我们九亿农民

分类: 接线生的故事

 

    今早整理文件,偶然抬头看见满满两柜子的观众来信,我着实吃了一惊!你问我吃惊的理由?原来一直以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着《我们》,关注着我们的每一期话题,无论是褒奖或是批评,我们都一并快乐、虚心地接受着!

 

   《我们》接线生的故事,是外联们作为信息的第一接触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曾经作为一个系列出现在旧版的红话筒网站上,如今网站改版,为了将幕后故事进行到底,我们把它转载至栏目博客上,期待能和《我们》的博友一起分享。

  

夜伴铃声

——《我们》接线生的故事(1)

    因为我们的节目是每周日晚22点40左右播出,所以周末休息的我们接线生为了工作需要、服务观众,也要把办公室的热线电话转接到手机上,在家边看电视边接观众的热线,有时候要接到大半夜,然后第二天再整理成文字。

    每周一的下午是外联组提交一周观众反馈的时间,基本上从上一周的周五下午到下周一的下午,这是个“大规模作业”的时段。大规模作业并不是说一起工作的人有很多,而是从各个渠道,包括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官方网站、邮箱得到的观众反馈足以让你读到眼花、手抖、腿麻。庆幸的是,这些身体的反应只是短暂的;不幸的是,伴随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反应。听见电话响浑身发抖,听见没有创意的观点会发发小呆,听到观众的感人故事会流泪,大半个月缓不过劲儿来,逢人便说、奔走相告,到处找“能人”帮观众解决,把是个人都当成“能人”……这是“我们九亿农民”系列播出后外联组工作人员的一种常态。但是因为能力、知识有限,我们能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

 

(★相关背景:“我们九亿农民”是为了配合去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业改革而制作的一个系列节目。为了制作这个系列节目,栏目组专门奔赴安徽凤阳小岗村,拿着中央的文件和农民的现实问题进行对接。之后从河南、重庆、宁夏三个地区,挑选了三户农民家庭作为案例,邀请国内外的精英,把文件中政策性的指导精神,变成了广大农民朋友能够看得到、摸得到的方法和途径。节目播出之后,热线不断。)

 

——《我们》栏目外联组

 

相关视频:

《我们九亿农民》

《我们九亿农民:河南马旺周一家(上)》

《我们九亿农民:河南马旺周一家(下)》

《我们九亿农民:重庆王清林一家(上)》

《我们九亿农民:重庆王清林一家(下)》

《我们九亿农民:宁夏白海玉一家(上)》

我们九亿农民:宁夏白海玉一家(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