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石窟佛宗教石刻艺术 |
分类: 山西省石窟 |
金灯寺的第一道门
金灯寺石窟在山西平顺县城东北65公里与河南林县交界的林虑山巅。四外群山起伏,山坡树稀草薄。全年有三个季节在云雾之中,初名宝岩寺,后因萤光夜飞入寺,改称今名。北依陡崖,南临深谷,平面东西构成长条五进院落,建筑有关帝庙,钟鼓楼,聚仙楼等,最后有大佛殿三间。山腰北崖凿有大小十四个洞窟,其中最大的称水陆殿。又名水罗殿,面积约125平方米,上置平顶,下面池沼晶莹,泉水从西北石隙中涌出,清澈见底。沼上凿有田字石堤桥,游人可沿桥观赏。摩崖上雕有规格大小相等的千佛。窟的外檐就山崖凿作,建成殿堂,中心辟门,方形檐柱上横施“额枋”,布局错落有致,雕刻十分优美。寺内有明代石碑多通,说明石窟是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先后开凿。明间扇面墙前后均有高出水面约50厘米的长方形佛台,正面并坐三佛像,背面倒坐三大士像。后面佛台上亦并坐三佛。前槽为八角形金柱,宝装莲瓣柱础。窟顶有精美的佛龛和主形藻井,藻井四周雕造佛像。四壁浮雕水陆画,上部周围亦雕佛、菩萨、罗汉等像,仪态灵活多样。第五进院中第十二窟规模较小,浮雕文殊菩萨故事。其余洞窟凿弥勒、伽蓝、千佛、观音、罗汉、太山神等,神态各异,别具风格。
一开始路还可以,坡度不太大,一溪流水在大大的石头间,弯弯曲曲的淌着。
太阳照在深秋的山上,山上的树叶、草,有红的、黄的、绿的。身边的小溪哗哗的流着,沿着小溪上前走着,在一个小溪坡度加大的转弯处,有一户人家。
在这里休息了一会,问了一下路。男主人非常好客,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他告诉我。再上上走就不太好走了。
我加满了水,(我知道要离开小溪了。)离开这一户人家,向山里走去。
说是走,其实已经有爬的意思了,山越来越陡,越来越窄,一边是高高的峭壁,一边是深深的悬崖。

在山崖上看到了小溪是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得,一个太行山里的自然瀑布。

呵呵,终于看见金灯寺的旗杆了。
休息一下,拍张照片。这边是河南省,那面就是山西省了。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是下午3点多了吧。
殿堂里的水满满的,进不去人。
奇妙。在这绝壁的山尖上有这样旺盛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