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天价维修,用户不堪重负

标签:
尼康维修天价it |
分类: 案例点评 |
2008年1月28日,李小姐花了1599元购买了一台尼康数码相机,6月份时相机不小心被掉到地上,这次维修人工费加材料费共花了200元。然而“命运多舛”的相机不久后再遭“不幸”。
8月份李小姐将相机借给朋友使用,这位朋友不小心让相机进了水,相机损坏后李小姐将该机送至尼康维修站打算维修,然而一打听,李小姐吓了一大跳:维修站报出了2320元的“高价”(见下图)。
http://www.315ts.net/upfiles/2008/10/5/200810516105.jpg
尼康维修站出具的李小姐的数码相机收费单
1600元不到的相机,维修一次便要2300多元,李小姐很是不能理解,于是便质疑维修站的维修报价——她将电话打到了尼康客服中心,要求尼康给一个说法。尼康售后解释说,配件的税收非常高,所以收费肯定会贵些。2300多元的维修费是李小姐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无奈之下她只得向315消费电子投诉网(www.315ts.net)投诉。
从尼康维修站出具的这份维修报价单可以看到,李小姐相机的几大主要零部件基本上都要大换血,主板、镜头、CCD、闪灯板的价格分别是596元、662元、452元和280元。
单这几大零部件的价格便达到了1990元,再加上300元的人工费,以及30元的邮寄费用,如果要维修的话,李小姐得花上2320元,足足比相机的购买价格多出了45%。这样一个“天价”维修,怪不得李小姐发出了“修不如买”的感叹!
数码相机作为普通的耐用消费品,已经从旧时的“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数码相机的普及给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现在只要花一两千元就能买到一台相当不错的家用相机,不过,让大家最为头痛的是,这些高科技产品出现故障后的维修收费。三包期内还好说,因为大都可以免费维修,但是,一旦过了三包期或者是象李小姐一样人为损坏,那么消费者将不得不为此支付高额的维修费用。很多用户由此抱怨“骄贵”的数码产品真正成了“一次性”的消费品。
让用户难以接受的是,数码相机远不如笔记本和手机等使用频率高,很多用户购买相机后,也只是亲朋好友聚会或者外出郊游时一用,用过之后可能就束之高阁了,于是,才用几次的相机扔了,实在是有点可惜,更有些不甘心。根据笔者多年处理数码相机投诉的经验来看,和李小姐有相同遭遇的用户并不在少数,很多用户面对那些既爱又恨的相机,修也不是,丢也不是,往往不知如何是好。
疑问一:维修费缘何居高不下
一个镜头662元,CCD452元,主板596元,这还不算人工费,相对售价仅为1599元的机器来说,这个维修费用堪称“天价”。笔者曾咨询过某数码相机售后的工作人员,其表示数码相机虽说属于高端产品,但是相机本身因质量不过关产生的问题是比较少,多数送修的数码相机都是人为因素损坏造成的,像摔坏LCD显示屏、相机不小心掉入水中而导致元件腐蚀等,而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基本上就得动大手术了。
数码相机的维修费用为何如此高昂,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数码相机属技术含量较高的消费品,其更新换代非常快,这就对维修站的维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维修站还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仪表、检修设备等用于检修,因此维修站本身的投入也比较大,再加上维修人员的培训以及人员的工资成本等,这些都是导致数码相机维修费用高企的重要因素。
2、零配件的高价也是数码相机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零配件从流水线到维修中心,再到用户手上,其间要经过很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会产生费用,经过层层加码后,零配件到用户手上的价格和出厂价已经“面目全非”了。
3、数码相机包括机械和电子两个部分,众所周知,电子部分可能是价格下滑最快的,但是相对于机械部分而言,愈是高端产品,快门、光圈、镜头等部件的加工精度愈高,成本则愈高。这就是为什么专业相机一个镜头要比相机本身还要贵的原因。
4、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数码相机的售后服务还不规范,不仅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而且,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可以参照,因为缺乏“参照物”,于是在收费上便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此外,数码相机的更新换代极快,厂商迫于库存压力,往往只会生产少量的零配件,物以稀为贵的零配件自然“奇货可居”了,价高也是自然而然了。
5、目前很多国际知名公司比如三星等纷纷将自己的售后外包出去,以专心经营、降低成本。因为售后由不同的维修公司负责,各维修公司的维修收费标准并不统一,收费乱报价现象层出不穷。
疑问二:维修部件为何如此之多
李小姐的相机是因为人为进水,而导致相机内部腐蚀,需要付费维修,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尼康维修站给出的检测报告到底合不合理,这是李小姐质疑的一个地方。据李小姐称,其公司也是做电子产品的,她将该相机交给公司的技术人员研究,对方告之只要换主板就能解决问题,而在尼康维修站的维修报价单中,机器的“心肝脾肺”全都得换掉,动的绝对是危险系数为“1”的大手术,为什么两者检测出来的结果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针对李小姐的疑问,笔者建议其去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并提供了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详细资料给她,希望其通过中心的检测,能得到一个令她满意的结果。李小姐也表示届时会根据笔者提供的联络方式,将相机寄给检验中心检验,并会将最后的结果及时反馈给315消费电子投诉网。
结束语
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降价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些都给消费者造成了心理上的落差,产生了拿去维修还不如买个新的产品的想法。
“修不如买”所带来的“一次性”数码消费品,一来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来由于目前数码相机没有相关的行业三包标准,零部件维修更是企业各自为政,一旦消费者有疑义,就是一句“这是我们的全国统一报价”来搪塞,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直接导致企业与用户关系僵化,同时也让企业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笔者期望厂家能在建立报废数码产品回收机制的同时,真正本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切实为用户服务,而不是把自己和消费者推上对立的风口浪尖上。
另外,笔者也建议所有的企业能记住这样一个知名公式:解决好消费者的投诉=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增加消费者认牌购买的倾向=更高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