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混世》看戏剧文化的低俗走向

(2007-12-25 19:44:43)
标签:

杂谈

这是个注定挨骂的标题。

骂就骂吧,但请在看完这篇文字之后。

半年前,或者更久一点以前,我在隆福寺旁边的一个剧场看了一场二人转,免费的。我准点进场时,发现没有一个观众,这让我很不安。好在耐心等待半个小时后,节目总算开始了。虽然主持人嘴里一直挂着“绿色环保”的字眼儿,可演员们的装扮和台词中的打情骂俏、下流动作却让我这个东北人多少有些不适应。退场时,我甚至记不清震耳欲聋的音响到底往我脑子里灌了些什么东西。

回到正题。

我之所以把貌似不相干的二人转拉进来,是因为在看话剧《混世》时,那种似曾相识的感受又重新冲击我的视听。入场前,迟到的老婆在剧场门口跟我说,她的一个朋友不愿来看,理由是先锋话剧看不懂,她喜欢看俗艳的。出场后,我跟老婆说,你应该让你那个朋友来,这剧完全符合她的趣味。

从《混世》看戏剧文化的低俗走向

《乌云滚滚》歌唱家

厕所作为文化符号出现在戏剧中并不新鲜,《圣经》旧约中有一段记载,摩西带以色列人逃出埃及后发布了一条训令,就是‘掩埋好你们的排泄物’。当代戏剧大师林兆华受此启发,排演了话剧《厕所》,演出后被时下的评论家誉为“蹲着的《茶馆》”。从这一元素来看,张志鹏在元素载体选择上并没有明显的超越。《混世》把人物锁定在生活的底层,也是见惯不怪——被老婆背叛的失恋男,被朋友骗钱的肌肉男,永远被人唾骂的交通协管员,搬砖为业的男人婆,小鸟依人的漂亮姚(窑)姐,被哈到心理变态的驼鸟大款,向往光明却始终唱着《乌云滚滚》的歌唱家,藏身于垃圾桶的乞丐……或许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背负的压力太大,他们需要太多的发泄途径,需要智者的拯救,需要不期而遇的奇迹,需要旁若无人的叫骂……

从《混世》看戏剧文化的低俗走向

鸵鸟大款和窑姐的堕落组合

从什么时候开始,舞台上的人们开始以脏话为荣?

从什么时候开始,舞台下的人们成为热血沸腾的愤青?

从什么时候开始,舞台上下的人们展开狼狈为奸的互动?

从什么时候开始,舞台成了“文化精英”们败坏文化的大本营?

………………

相对于疯狂的摇滚乐,我宁愿不厌其烦地听那首温和的《乌云滚滚》;

从《混世》看戏剧文化的低俗走向

相对于驼鸟大款口头禅式的脏话,我宁愿相信他说的都是“假的”;

相对于姚姐“睡过50多个评委”的自白,我宁愿看光头小子翻的无聊跟头;

………………

我不否认《混世》带给观众的收获,我只是不能接受充斥全场的脏话,和自我作践的低级动作,难道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博取观众的笑声和共鸣吗???

文化日渐低俗的演变,就像剧中的歌唱家,他一生都在追求光明,但是最后他妥协了,他不再文质彬彬,他撕碎了自己坚守的梦想,融入并迷失在这个疯狂的世界;我们如今的戏剧充满脏话,是不是有点像那个丧失信仰的歌唱家呢?文化的堕落和那个姚姐的无奈又有什么分别?

 

或许,《混世》把残酷的现实如此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才是它最成功的意义所在吧。对于我们观众来说,花上与话剧等长的时间,来对这个花花世界进行一点批判的思考——才是最要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