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转)
(2011-12-04 21:10: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玉 |
说课题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
说 课 者: 刘
送课单位: 安乡县城北中学
○、说课内容: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
二、具体做法
三、阶段成果
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2003年秋季实施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体系。我们根据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其方案,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者统筹考虑,实行了以建设乡土化课程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的常识指导为活动前提、以地方课程通用教材《湖南地方文化》的“实践活动”主题为基本内容、以校本课程的研发为载体,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课一体化”实施模式。之所以提出“三课一体化”,是基于国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国家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地方和学校则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来规划中小学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形成管理网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不仅牵涉到多方人员的参与,而且涉及到课内外的结合,有时学生学习小组的活动还要跨越班级,这与其它学科相比,更需要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因此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决策、统筹、协调以及保障等工作;教务处负责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教科室负责教师培训和专家指导;政工处协助教务处、教科室指导班主任组织学生假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组,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计划制定和落实;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指导和研究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任课与指导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教学指导网络。
|
|
|
|
|
|
|
|
|
课件附(操作点按出现职责及网络图):1、教务处职责: 2、教科室职责: 3、政工处和团委职责4、年级组长、班主任职责 5、任课教师职责
(二) 精心设计“三课一体化”的模块,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只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其指定领域的实施指南,不组织编写师生共用的教材。因此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是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其主要内容是以“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的。所以主题的开发是课程开发的核心,而我们的开发往往是综合性的,即将综合实践活动指定的四大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为此,我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把地方课程的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以地方课程通用教材《湖南地方文化》的“实践活动”主题为基本内容,进行整合和校本化处理,建立《城北中学主题活动安排一览表》,并付诸实施。
1、“行为养成活动”模块。
在这一大模块下,我们设计了七个小模块:穿好衣、进好门、走好路、做好操、用好餐、说好话、上好课。
近几年来,我们将“人与自我”的主题融合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非指定领域”,坚持在以“晨会”“夕会”以及“国旗下的讲话”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在管理上,学校以创建省示范性学校为契机,以争创“文明班级”为载体,在班级之间、学生之中开展纪律、活动、卫生三项竞赛活动,并不断完善“文明班级”的考核内容,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我们以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为主,以学生“问题行为”为切入口,以起点低、贴近学生校内外生活为“内容”取向,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穿好衣,即学生在校一般要求穿校服,衣着整洁;校外不穿奇装异服,朴素大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符合学生要求的生活习性。
进好门,即学生进入校园必须佩戴胸卡,推车步入校内,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好。
走好路,即行路靠右;楼梯、过道拥挤时,礼让先行。过马路走斑马线、看两边保安全;不在马路上乱停车,有序上下公交车。
做好操,即准时参加广播操和眼保健操,集队做到静、齐、快,动作正确规范。
用好餐,即洗手进餐厅,并做到“六个不”:不跑步、不插队、不喧哗、不挑食、不浪费、不乱倒剩饭菜。在家能起小小“营养师”的作用。
说好话,即语言文明,不说脏话、粗话;尊重教职工和长辈,友爱同学,见面主动问好;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上好课,即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按时地完成作业。
2、“绿色环保教育”模块。
基于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确定了“绿色环保教育”这一模块。在这一模块中,组织学生到农村、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与环保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积累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一大模块下,我们设计了四个小模块:七年级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垃圾废物的利用处置;八年级动植物及其保护;九年级大气、农村、企业污染及防治。
3、“生命与健康教育”模块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的需要,以及汶川大地震启示,我们把生命与健康作为学校综合实践课的模块内容之一。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设置了四个小模块:不吸烟与健康教育活动,师生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健康上网活动。
|
|
|
|
不吸烟与健康教育活动,是通过对学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和调查实践活动,并广泛开展宣传至家庭、社区活动,为减少青少年吸烟现象创造良好的环境。
师生阳光体育活动,是指学校通过改革传统运动会模式的研究,实现阳光体育活动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师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阳光体育活动开设开放性的、寓教于乐的赋予不同分值的运动项目,分阶段进行比赛,使学校的全体学生
和老师都能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来,使教师和学生至少喜欢一项运动。(该研究内容作为一个市级子课题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4、“传统文化”模块。
基于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挖掘本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等资源,旨在通过挖掘国家、社会、校园、家庭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这一模块中设计四个小模块:常德诗弦、革命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家乡风俗文化。
如图:1、这是《常德诗弦》教材 2、革命烈士园扫墓 3、校园文化影像
5、“劳动实践”模块。
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的地域特点和劳动与技术教育要求,我们设计了这一模块。通过这一模块内容,使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我们设计了6个小模块:自我班级服务、家务劳动、花卉基地种植、蔬菜基地种植、农业基地体验、企业基地体验。
1、我们结合教材上好劳实践课(图)2、公益劳动场景图(图)。
(三)依靠基地建设,充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视活动基地为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例如:在行为养成教育模块中建立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绿色环保模块中,我们以虎渡河为重点基地进行生态调查;生命与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们与看守所民警联系建立“大手牵扯小手”的法制教育基地,与体委建立体育阳光活动基地;在传统文化模块中,我们建立了常德诗弦、烈士陵园,北中诗墙;在劳动实践基地中,我们建立了珊泊湖养殖基地和黄山头旅游资源调查基地等。
附10:城北中学2007-2008年度活动基地(课件)
(四)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探索“常态课”教学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它学科课程那样,每周固定在教室里上课。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我们采取总量控制原则,平均每周达到3课时,时间分散或集中使用。但每周室内课一节(上课表),主要进行选题、研究方法、方案报告撰写的指导,以及进行评价交流等。指导老师则选用与课题研究所需的专业知识相接近的老师担任,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教师的专业优势。例如:让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的老师担任调查研究类课题的指导教师,让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老师担任科学实验类课题的指导教师,请物理等学科老师担任项目设计类课题的指导教师等等。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逐步以“常态课”的形式固定下来。
附9:城北中学2008-2009年度综合实践课课时表(课件)
三、阶段成绩
由于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课一体化”的模式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绩。
1.建构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通过“行为养成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五个实践活动课模块的实施形成了“年有主调,月有主题、周有活动、校有园地”的活动局面。
附1.城北中学2007-2008年度实践活动课主题一学期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样例(课件)
附2.城北中学2007-2008年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计划表(课件)
附3.城北中学2007-2008年度学校和班组实践活动主题一览表(课件)
2.研发出了一批既贴近生活,又具浓郁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如《安乡与水》、《人与自然》等。
附4.城北中学 2007-2008年度校本课程:(1)《安乡与水》(2)《人与自然》(3)《我与他人》(课件)
3. 增强了教师的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获得奖励人数多。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丰富了课外知识,改进了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不但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新的改观,并且在环保等社会责任感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附5.城北中学学生2007-2008年度获奖情况一览表(课件)
4.建立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管理体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学校办学更具特色。教研组、教科室活动丰富、配合默契,为校本教研活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内容和舞台。提高了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课的能力和对新课程的研究能力,教师多篇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和获奖,也涌现了许多优秀指导教师。提升了办学水平,学校办校成果硕果累累,获得市示范性初级中学、市级名优学校、绿色学校和省初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