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宋
老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72
  • 关注人气:11,9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BA10年系列(八)“乔家大院”

(2010-07-03 08:51:23)
标签:

nba

篮球

老宋

宋丹峰

体育

分类: 老宋评球
文/老宋
说乔丹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很多人会提出异议,但是说他是最具影响力的球员,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对于篮球那份难以割舍的爱,让飞人在近40岁的高龄选择回归球场,来到奇才的他虽然已经没有了过去那样可以改变一支球队的能力,但是他仍旧可以在某个夜晚给年轻的后辈一点教训。能在40岁砍下50+的,除了23号,没有别人。2003年4月16日晚,这是飞人真正的谢幕战。三节过后,奇才已经无力回天,乔丹也选择回到了替补席,这时全场观众高喊的是:“我们需要乔丹。”人们仍旧期望看到98年的最后一投,人们仍旧沉迷于飞人往日的辉煌。这是迈克尔乔丹最后一次正式出现在NBA的赛场上,一场谢幕,掌声持续了近5分钟,飞人一次次的起立向球迷挥手,这一次真的,一个时代向我们告别了。
人们总是习惯于将乔丹退役的NBA叫后乔丹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中经久不衰的就是谁是乔丹的接班人。呵呵,这个话题我就不再讨论了。一句话最接近的肯定是科比,至于后面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了。这里要提的是乔丹球鞋系列的使用者,是那些乔丹的忠实信徒,下面就来看一下NBA10年系列的第八篇——乔家大院
1.安东尼
安东尼的技术不用我多说,可以说他是03一代中跳投技术最好的。再加上可以和巴克利媲美的屁股,安东尼的低位技术也是中生代球员中的翘楚。我目前对于他唯一的疑问就是他的领袖气质,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比卢普斯,这支球队还是季后赛第一轮的命。个人感觉安东尼是一个单纯的得分机器,和领袖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乔丹的忠实信徒,安东尼需要更多的历练去证明自己。
2.韦德
这是新加入的一位成员,也是03一代中唯一一个收获过总冠军的球员。韦德的球风彪悍,无所畏惧,他的比赛集锦总是让人大呼过瘾。可是这样的比赛方式对于身体的消耗太大,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记得当初乔丹和科比相遇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年轻人少扣篮,多练习一下跳投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韦德,特别是在三分线外,韦德的表现还需再稳定一些。
3.保罗
继93年凯文之后的又一个得分、助攻的20+10,历史上第八个达到这一成绩的后卫。保罗可以说是新生代后卫的代表人物,快如闪电的速度,蝴蝶穿花版的突破,鬼使神差的传球灵感构成了保罗的比赛。除此之外,保罗还是一位抢断高手,曾创造了连续106场有抢断的记录。本赛季的伤病让他错过了不少的比赛,伤愈复出的他会在下赛季带给我们惊喜。
4.雷阿伦
我想假以时日他会是NBA历史最伟大的投手,至少在数据上是这样。和他的前辈雷吉米勒相比,阿伦的领袖气质不足,他温文尔雅的比赛风格已经深入人心。不论是在雄鹿还是超音速,他都不是一个能够带领球队走向成功的球员。来到凯尔特人的他不用承担那么多的比赛压力,他也很快的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不过作为队内三把手的他,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每每当你忽略他的时候,他的三分球就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点和米勒相似,不过不同的是米勒更加的疯狂,什么单节25分,13秒8分,这样的事情可都是米勒的杰作,什么,那都是在面对尼克斯发生的事。别忘了推开乔丹的绝杀,总之阿伦更冷静,米勒更疯狂。
5.毕比
我认为毕比的巅峰是在02年和湖人的西部决赛,那一个系列赛毕比的发挥实在是太出色了。绝对是一个经得起大场面的人物,如果不是他,国王肯定撑不到第7场。他和韦伯的挡拆成了当时进攻效率最高的杀器,第5场正是依靠着挡拆后的投篮,毕比绝杀了湖人。第7场的加时阶段,当韦伯畏首畏尾的不敢突破时,还是毕比用投篮维持这比赛的悬念,他的大心脏令人印象深刻。
6.乔约翰逊
离开太阳的他确实找到了当老大的感觉,不过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领袖。特别是在与魔术的系列赛中,他的不温不火将球队推向了耻辱的深渊。乔约翰逊就是这样的球员,能进入全明星,却难以向更高的层次攀升,基本上就这样了。
7.汉密尔顿
他不知疲倦的跑位和瘦削的身体真有米勒的范,不过不同的是他是一个角色球员。巅峰期的活塞,球场的领袖是比卢普斯,大本是精神领袖,而他是球队的得分机器。他所做的就是不断的跑位,然后接过昌西传的好球,投篮。因而当比卢普斯不再之后,汉密尔顿的效率就开始下降,只能依靠较高的出手维持着数据。下赛季活塞的情况依旧不会有大的起色,汉密尔顿也只能默默的缅怀曾经的辉煌岁月。
当然乔家大院的成员还有杰拉德华莱士、约什霍华德等球员,在这里就不再凑数了,怎么还是想看乔丹接班人,算了吧,口水贴还是少写,得罪人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