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篮球梦(九)梦之队得分后卫演变史
(2008-07-31 14:31:13)
标签:
体育奥运奥运会篮球梦之队老宋 |
分类: 老宋评球 |
从梦一队到梦七队,从中锋到后卫5个位置的变化勾勒出了梦之队整体风格的变化,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得分后卫的变化。
一、1992梦一队迈克尔乔丹
没有乔丹,梦一队就不再完美。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形容他的地位就是“明星中的明星”。当时已经功成名就的乔丹是队中唯一一个8场比赛全部先发的球员。虽然当时球队的得分王是巴克利,但是乔丹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盘活队友和防守上了,于是他是队中助攻第二高的4.7次,并且有全队最高的4.6次抢断。他在攻防两端的表现让梦一队的表现无懈可击。
二、1994梦二队和1996梦三队雷吉米勒
梦二队和梦三队的风格几乎是一样的,球队中大量内线的洪水猛兽决定了其霸道的球风。这时的外线就不再需要乔丹似的人物,需要的是一门外线火炮。米勒就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的存在让对方的联防没有任何作用,外线的精准让对手不敢包夹内线,最后只能顾此失彼。美国队就用最简单的INSIDE-OUT将对手击溃,横扫千军。
三、2000梦四队阿兰休斯顿
梦四队的外线配备了一堆射手,但是由于内线没有以前那么豪华,有些球赢得很艰难。面对雷阿伦和史密斯的竞争,阿兰还是在多数的比赛中首发。球队中虽然有出色的射手,但是他却很难获得舒服的出手位置,内线的乏力以及配合的生疏让他常常面对无米之炊的窘境,这也是他场均8分原因。梦四队各自为战也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由于没有清晰地战术,让休斯顿实在难有用武之地。
四、2002梦五队迈克尔芬利
10年之后,梦之队的阵营中再次出现了一个迈克尔,但是两个人的实力却有着天壤之别。芬利的爆发力、关键跳投、漂亮的切入让人难忘。但是内线的弱势,让芬利有些力不从心。对手的联防越来越强硬,加上内线失去呼应,让芬利的努力显得多余。而安德鲁米勒混乱的组织和过多的出手让芬利很难接到球,在世锦赛上只得到第6名也就不奇怪了。
五、2004年梦六队阿伦艾佛森
他似乎总和冠军无缘,不论是NBA还是国际赛场。他的报国热情不容怀疑,得分能力也无需多说。不过一味迷信球星的美国队再次犯下了错误。艾佛森是很有斗志,他也是本届美国男篮的得分王,但是他的身高让他在面对欧洲高大后卫时显得力不从心,而联防的使用让他的突破被最大化的弱化,没有办法的他只有投篮。但是每一次总有手掌挡在他面前,低命中率是在所难免得了。缺乏控球后卫的梦六队只好赶鸭子上架让他同时组织进攻,这样一来艾佛森的担子就更重了。再加上布朗的错误战术让全队的进攻表现疲软,最后只拿到铜牌也是在所难免。
六、2006梦七队德怀恩韦德
闪电般的第一步,出神入化的突破让他顶替科比成了梦七队的首发。作为年轻的美国队的代表,韦德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而一直让人诟病的三分球在比赛中也有了起色。只是球队的内线依然不能让人满意,面对高大的希腊和小鲨鱼的横冲直撞,美国队结束了自己的征程。
前一篇:姚明化身韦伯,恐成中国男篮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