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我想若干年后,如果还有回忆这档子事情,一定会有人想起“铁象奖”有一个特别狼狈的开头——四个电影记者在落雨的天气里,坐在公车上,天马行空讨论着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是中国最好的电影。
不过,不管怎样,当万里长城被垒下第一块砖石的时候,并不知道它将就此见证几千年的风光。至少在现在,我们努力希望做成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以中国电影记者,至少是部分中国电影记者的名义,为公众推荐过去一年中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最好的电影,但我想比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更重要和更坦诚的,是让我们自己为我们对电影的激情,找一个最纯粹的出口——而这,也应当是这个没有奖金的电影奖项,最大的价值所在。
关于这个由电影记者选出来的电影奖项名字,我们有些草率地定为“铁象”——它的本意是对传统意义“金像”的一种调侃。但仔细想来,却仍旧为这个名字感到欢欣鼓舞,作为娱乐界最为光鲜的焦点所在,电影界从来不缺乏金光耀眼的浮华,而我们这个最朴实的奖项,更期望的是触摸电影工业倔强如铁、坚毅如铁的内核,而“铁肩担道义”又何尝不是记者不该回避的职业价值呢?至于“象”,则是这个世界上最权重而又不失灵巧的生灵,我们去“像”而取“象”,大约也是应了《道德经》上的一句古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是人间至美的艺术本来就是难以形容的,那么就请允许我们用“铁象”,来描述我们对伟大的电影的尊重吧。
其实说到电影奖项这回事情,纵览华语影坛,致力于这项工作的人不在少数,两岸三地的金鸡、金马、金像,外带各种影评人奖其实只多不少。在众奖纷纭的华语影坛,这头小小铁象,我们承认无法做到最专业,但是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做到最职业,因为去为各个奖项取舍的将是来自全国各地一线的电影记者。颇有些自讨苦吃的希冀忝列众奖之中,我们更多的是希望从职业的视角,把记者这个行当赋予我们连接观众和电影人的责任感承担下来,挑选出对中国电影有建设性的优秀作品和电影人,标记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年轮上。在中国缺乏专业电影评论声音的当下,我们能够通过这种补位,能为中国电影做一点点事情。
电影记者评选出来的奖项会有什么样的特质呢?在结果出现之前,我们不敢作出太多的承诺。而我们一定可以预见得到的是,当我们启动这项工作的时候,会面临的困难和非议。坦诚地说,我们希望这种“做一点有价值事情”的努力,也能换回公众对于电影记者的尊重——虽然这些年,“记者”这两个字也在贬值,但终归还顶着无冕之王的头衔,可一旦“记者”沾上娱乐变成“娱记”,立刻就变了味道——好比河马多了个河字,蜗牛多了个蜗字,立刻变得形容猥琐起来——必须承认,在完成满足大众需求的工作本职时,我们很多时候牺牲了自己的兴趣和观点,有的时候,甚至是尊严。
坦率讲,我们从前不能,今后也不会承诺“永远写出秉从我心的报道”,甚至有时候因为这个圈子的光怪陆离,我们自己连最渴望的“真实”也都无法接近,但请相信——至少我们在投下属于自己这一票,评出这个奖项的时候,我们是足够诚恳——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和每个喜欢电影本身的观众那样,最接近自己那颗深藏胸中的,热爱电影的心。
最后,是谢谢每个人的参与和关注;因为你们,我们的努力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说明:
1.凡是在正规媒体单位从事1年以上电影新闻报道工作的电影记者均可报名参加“铁象奖”的评选活动,请发个人简要介绍至 tiexiangjiang@163.com索取报名表格。
2.此次活动属电影记者自己的联谊活动,如对此次活动有任何建议及意见也请发邮件至tiexiangjiang@163.com 与我们联系。
3.关于铁象奖的评奖流程、奖项设立、及时间进程,请关注我们未来一周的博客更新,如果您友好的建议,也欢迎留言给我们。
附:第一届“铁象奖”筹委会名单:
克赛
凤蝶
miss piggy 负责活动宣传及外联
我与梦舞
青衣如水 业美 桂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