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足球家底:加拿大弹丸小城堪比半个中国

(2011-10-25 14:19:53)
标签:

足球

世界杯

家底

注册球员

联赛

加拿大

列治文

国足

足协

调查

体育

分类: 居加杂记

近日读了一条体育新闻,说中国足协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足球“家底”的详细报告,其中有两项数据很令人吃惊:一是若大的中国只有区区8000名注册球员;二是除了广西,全国其它地区竟再无11人制省级足球联赛。

 

眼下中国足球队在进军巴西世界杯的征途中深陷泥淖,前景暗淡。从舆论到球迷,一片痛骂之声。看了这两项数据我要说:国足输球、世界杯预选赛出不了线,太正常了!就这点家底儿,你凭什么出线?

 

加拿大知道吧?玩冰球的国家,足球“小国”。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北美赛区一直被美国、墨西哥两强压着,基本上对出线不敢有什么奢望。但就是这么一个在足球项目上如此淡定的国家,人家的家底是怎样的呢?

 

我客居的这座城市叫列治文,如果不是对加拿大十分了解的国人恐怕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19万人口,基本上就是国内一个中小县城的规模。但就是这么一座弹丸小城,他的注册足球运动员却超过了4000人!相当于半个中国的球员数量了。

 

再说球场。列治文市区的规划非常规整,从地图上看,正南正北的街道把居民区划分为一个个大约800米见方的网格状方块,一个方块称为一个“街区”(Block)。每个街区内,或大或少,都有会一块绿地公园,公园旁边是学校。而这些绿地公园内,多数都有足球场,大的甚至包括两块以上标准足球场。球场由学校里的学生、附近的居民、球队共用使用。全市数下来,小小的列治文竟有56块标准草皮球场、45块小草皮球场(7人制或5人制足球比赛场地),全部对公众开放。

 

晒足球家底:加拿大弹丸小城堪比半个中国
图1:列治文Bulundlle公园球场。这块场地内包括了两个标准足球场和一个小足球场。仔细看,远处球门前有一对父子正在练习射门。


然后说联赛。列治文市及其周边地区有若干足球联盟,有的是本市的,有的是跨区的,甚至还有跨国境与美国几座邻市组成的“太平洋海岸足球联盟”。每个联盟都有自己的联赛。

 

列治文本市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列治文成人足球联盟(RSSA)”,有超过30家本地俱乐部分别参加RSSA组织的四个级别联赛:Permier级、一级、二级、三级和Master级,除了联赛,RSSA还有联盟杯、挑战杯、主席杯等杯赛。 

 

晒足球家底:加拿大弹丸小城堪比半个中国
图2:列治文市中心的Minoru Park大球场,一场足球比赛即将开始,结束热身的球员准备换上比赛服出场了。

 

“列治文青年足球协会(RYSA)”负责推广本市的青少年足球运动,球员年龄段从U5(指5岁以下)直到U18。其中:U5至U11的小孩儿,参加列治文市自己的少儿足球联赛;从U11至U18的青少年球员,除了本市的比赛,还参加“四区联赛”、“城际选拨队联赛(MSL)”、“高级联赛(HPL)”等不同范围和级别的跨区联赛。

 

还有一点必须提及,加拿大的女子足球运动基础非常雄厚,他们的女足在国际上的地位,要远比男足强得多。列治文所在的大温哥华地区女子足球开展得尤其普及,仅“城际女子足球联盟(MWSL)”所组织的女足联赛,就有12个级别之多!其中最高的三级赛事:Permier级、Select级和一级都有列治文的球队参加。至于上面提到的四级青少级足球联赛,也都包括有女子组比赛。

 

晒足球家底:加拿大弹丸小城堪比半个中国
图3:列治文Minoru Park大球场,一场在雨中进行的女子足球比赛,红队两名队员正准备替补登场。
 

除了这些专业球联以外,列治文的很多社团、学校还有自己的球队和赛制。比如总部设在列治文的“卑诗华人足球总会(BCCSF)”,就组织有标准级、40岁以上级和50岁以上级三个组别的比赛,参加这个赛会的,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列治文或温哥华的华人球员,其中不乏前香港和内地足球队的退役名宿。

 

晒足球家底:加拿大弹丸小城堪比半个中国
图4:列治文中学(Richmond High School)球场,有球员正在场上训练。
 

19万人口的加拿大小城,足球家底竟然堪比半个中国!但是,加拿大除了1986年因为墨西哥是东道主、中北美赛区名额富裕、跟着“坐车”进过一回世界杯决赛圈外,打那儿以后连门槛儿都没摸到过。就是在墨西哥那回,也是小组赛连负三场、一球未进。

 

中国足球除了世界杯“到此一游”的经历与加拿大相似外,从此项运动的开展、普及上说,比人家差的何止一点半点?!

 

十多亿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奥运会金牌大户……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足球基础羸弱至此?对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让我说,就是让国内盛行的“两大体制”害的。哪“两大体制”?

 

一是“应试教育体制”。要说中国小孩不喜欢踢足球,鬼都不信!可是为什么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只有区区8000名注册球员呢?去国内的中小学校看看就知道了。孩子们每天除了上课、写作业,连8小时睡眠时间都快保证不了,哪还有精力踢足球?就是有,家长也不会让踢。进重点校、考大学、当公务员或是当老板发大财,是多数中国家长早就给孩子设计好的“金光大道”。踢足球?万一踢不成球星怎么办?再回头可就来不及了,孩子和家长都输不起呀!

 

二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国内,体育成绩从来都是地方官员、体育官员的“政绩工程”。花几亿纳税人的钱砸在少数几名“体育尖子”身上,指望这几个人拿奥运金牌,然后大小官僚都跟着论功行赏、升官发财。但足球不是乒乓球,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全世界参加这项运动、喜欢这项运动的人太多了,“举国体制”那一套不适用。于是乎,各级政府纷纷弃足球而去。要不怎么全国大部分省份连个像样的省级联赛都没有呢?就是因为发展足球运动换不回奥运金牌、捞不到政绩、无助于领导们升官发财。

 

什么时候素质教育替代了应试教育,群众体育、职业体育替代了精英体育、专业体育,甭多了,中国有半数大中型城市的足球普及程度、群众参与程度都能达到列治文的水平,我就不信像约旦、伊拉克这些国家的足球队还能成为中国进军世界杯路上的拦路虎!

 

至于眼下,8000人的足球家底儿、一个“假赌黑”丑闻缠身的足球联赛、几家不官不民欠薪无梯队的所谓职业足球俱乐部、一帮对足球既不了解也无感情的体育官僚……你还能指望中国足球怎么样呢?

 

晒足球家底:加拿大弹丸小城堪比半个中国

图5: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公园内的球场,草皮剥落、设施损毁、阒无一人,这副凄凉破败景像倒是与中国足球现状很吻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