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西湖美景惹人醉(图)

标签:
旅游杭州西湖 |
分类: 名城风采 |
实拍:西湖美景惹人醉(图)
作者:鱼儿游刃
提起杭州西湖,谁不为之心驰神往,没有来到杭州的人,没有到过西湖的人,到杭州,必到西湖一游,鄙人也当然也不能免俗。江南的景色大多都有人工雕刻的痕迹,西湖既有自然景色的优美,更有人文的沉淀,西湖文化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探明其真谛,一天的时间,只能走马观花了。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断桥的名气最大。断桥享誉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断桥残雪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为西湖冬季的一处独特景观。断桥并不是一座断桥,据明代《西湖游览志》所说,断桥是由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才得名的。
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于此,葛岭、宝石山为西湖北屏,从断桥、白堤北望,它们仿佛是一件放大的水石盆景,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其中最多见的是熔结凝灰岩。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宝石山正因此而得名,
白堤,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可2里。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兴建的,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走白堤一定要从断桥这头往孤山那边走,这样可以看到远山如黛、绿岛浮水的美景;如果倒过来走的话,你就只能一直面对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
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景址,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西湖秋夜之月,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
孤山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湖心三岛,湖心亭、小瀛洲、阮公墩。
婀娜多姿的垂柳随风摇曳。
秋瑾墓,位于西湖孤山西泠桥畔。秋瑾因组织推翻清朝政府的武装起义失败,1907年7月15日被害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1岁。遗体由同善堂暂葬绍兴卧龙山麓。后由其密友徐自华、吴芝瑛遵照秋瑾生前遗愿,移葬西泠桥畔。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
苏小小墓,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伎,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传说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历代关于苏小小的诗文、小说和戏曲甚多。历史上苏小小墓几经毁建,2004年,杭州市重新修复苏小小墓及墓亭。墓亭共有12副柱联,分别邀请12位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是西湖风景区中柱联最多的一座亭子。
可爱松鼠,活活泼泼,谐趣天然
风雨亭,为巾帼英雄秋瑾而建。当年秋瑾受审时,曾写下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辛亥革命后,根据秋瑾生前愿望,其遗骸被迁往杭州。墓前有联云:秋风秋雨,六月六日。后人又在墓旁建“风雨亭”,亭北檐柱上悬魏传统录的旧联一副,道是: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曲院风荷,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
偷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桥头所见,各领风骚。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
东浦桥,这里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
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苏堤春晓”景碑亭在压堤桥桥南。
苏堤春晓俗称苏公堤,为西湖十景之首。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全长2.8公里。宋朝苏轼任杭州知府时,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烟,春风骀荡,好鸟和鸣,意境动人,故称之为“苏堤春晓”。
远眺雷峰塔。
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一)巍然入目。
西子湖畔是浪漫情人的必去之处,是见证爱情的最佳之地。
锁澜桥,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
这个老外酷似德国队前锋波多尔斯基,很酷。
花港观鱼地处苏堤南段西侧,前接柳丝葱茏的苏堤,北靠层峦叠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时,有一条小溪从花家山经此流入西湖,这条小溪就叫花港。当时,内侍官卢允升在花港侧畔建了一座别墅,称为“卢园”。园内叠石为山,凿地为池,畜养异色鱼,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题咏,称为“花港观鱼”,
映波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
苏东坡纪念馆前苏东坡的全身塑像高达3米,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眼前的“苏东坡”就像他的诗词一样豪气冲天,洒脱无羁。
雷峰夕照,雷峰塔坐落于净慈寺北,南屏支脉夕照峰(亦称雷峰)上。系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庆黄妃得子而建,亦称“黄妃塔”。八面五层楼阁式。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入侵,焚毁该塔,仅剩赭砖塔身。看上去犹如老衲一般暮气沉沉,故有“雷峰如老衲”之说。清时重建,因夕阳西照,塔影横空,彩霞披照,景象十分瑰丽,康熙御题之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与保俶塔“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后误传塔砖可驱邪,时人多取,致使该塔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2时倒塌。为“西湖十景”之一。现在的雷峰塔为2002年重建。
六和塔,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涌金门至清波门之间的滨湖地带,为“西湖十景”之一,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这里的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故此地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三座石塔最初为宋代苏轼所建,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不使湖泥再度淤积,在堤外湖水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之为“三潭”,而在在中秋月明之夜,到西湖泛舟,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
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漫步其间,宛若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竹林深处,曲径通幽。
小瀛洲为浚湖之泥所筑,岛中湖面被桥堤分割成“田”字形,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风光独绝的景观。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异。以其地处湖中,是领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更是观赏苏东坡诗中所说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的“晴光”与“雨色”的最佳处。
南屏山横亘于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苍翠,秀石玲珑。山上有一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铜钟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发人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塔影钟声组成了西湖十景中两处最迷人的晚景。净慈寺还伴有济公的神话传说,寺内有“神运井”。
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岳庙头门是一座二层重檐建筑,巍峨庄严,正中悬挂“岳王庙”三字竖匾,大殿正中是彩色4.5米的岳飞塑像,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显示了岳飞的英雄气概。
岳飞墓,西湖新十景之一,岳坟栖霞源于此处。
既然来了,不妨多看一篇:
梁家辉在银幕上的八次雷人瞬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