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小龙是真正的功夫喜剧片创始人(图)

(2008-10-29 19:30:51)
标签:

李小龙

小鱼儿游刃有娱

娱乐

分类: 我爱香港电影
李小龙是功夫喜剧片的鼻祖?(图)

   作者:鱼儿游刃 

    一提起功夫喜剧电影,许多人的脑海中立即便会出现成龙在诸多喜剧功夫片中扮演的各种诙谐搞笑的诸多经典角色,并认为成龙就是功夫喜剧片的鼻祖,如果你认为如此,那你便错了,早在成龙之前,他的前辈李小龙早在自己的功夫电影中便尝试了加入了一些喜剧元素,由于李小龙英年早逝,一生只主演了四部半电影,再加上他在影片中那种硬桥硬马拳拳到肉脚下生风的英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许多人便忽视了李小龙喜剧表演方面的的天赋。鱼儿今天把李小龙自己导演主演的《猛龙过江》又从头看一遍,对李小龙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觉得他不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的格斗大师,还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极富情趣的中国人。

 

     在李小龙的前两部功夫片中,喜剧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影片卖点,李小龙在他所主演的5部功夫电影中,只是自然而然的将他以前在美国好莱坞的表演经验带入到香港的功夫电影中,并没有刻意将喜剧元素融入功夫电影。作为早期风格的尝试,可以在最早的《唐山大兄》、《精武门》中看到这些喜剧元素的雏形,不过这些主要以动作形式展现出来的喜剧元素与其说是喜剧元素,不如说是用来调剂打斗节奏的佐料,因为这些喜剧元素并没有参与到故事的叙事中,动作本身没有任何喜剧性。

 李小龙是真正的功夫喜剧片创始人(图)

     在李小龙的第三部电影《猛龙过江》中,由于之前的两部电影大获成功,李小龙获得了《猛龙过江》的完全主导权,这也是唯一一部李小龙全权控制下的完成的李小龙电影,虽然本片仍然以功夫格斗为主,但由于剧情上的丰富,电影中开始出现了喜剧元素参与叙事的段落,在影片一开始,李小龙扮演的唐龙在人生地不熟的罗马机场想找一个吃饭的地方,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餐馆后,却发现自己完全不认识的意大利文菜单,没有办法的唐龙只好硬着头皮对着菜单胡乱指点了一番,结果发现自己点的全是汤,正式这样一个颇有幽默感的情节让人们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李小龙。

 李小龙是真正的功夫喜剧片创始人(图)

李小龙是真正的功夫喜剧片创始人(图)

李小龙是真正的功夫喜剧片创始人(图)

李小龙是真正的功夫喜剧片创始人(图)

    而在影片中一段餐馆后巷的格斗场景中,李小龙第一次充分而主动地展现了自己结合的动作风格的喜剧表演天分,通过他那略带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人不再只是把李小龙看作是一个格斗大师,仅仅是从他的动作中获得了观影的乐趣,而是开始发现李小龙作为一个演员更为有趣的一面。也正是在这部电影中,李小龙招牌式的动作开始全面成型。在后巷的格斗场面中,可以看到李小龙式的典型动作,对敌人怒目而视,对话时以食指需戳对方,漫不经心的围绕敌手游走,挥拳后双眉紧锁摇头晃脑,脸上有一种愤怒与痛苦混合的古怪表情等等。在这个后巷格斗段落中,喜剧感的产生并不是通过对话,而是完全依靠李小龙设计的动作,并依靠剪辑营造的蒙太奇效果产生。正是通过对李小龙的功夫出神入化的展示再配合敌手笨拙的进攻,强烈的反差效果,自然令人产生开怀大笑的欲望,并从电影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乐。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李小龙不但是香港最重要的类型片之一功夫片的创始人,也是功夫喜剧片的创始人。

既然来了,不妨多看一篇:

谢晋生前最想和哪位演员合作(图)

周润发英国街头偶遇“钟楚红”(图)

张学友的十大超级明星FANS(图)

盘点黎姿与香港影坛十大巨星的合作(图)

北京游6--八达岭长城的秋景美不胜收(图)

北京游5--美丽的前门大街夜景(图)

北京游4--极具老北京韵味的年南锣鼓巷(图)

北京游3--风光旖旎的什刹海(图)

北京游2--景山上俯瞰紫禁城(图)

北京游记1--故宫(图)

揭秘:20位台湾歌星的搞笑绰号(图)

梅艳芳40年的芳华绝代(图)

香港娱乐圈三大巨星因整容而大红大紫?(图)

盘点:梅艳芳十大经典造型(图)

细数从TVB走出的10大影帝(图)

梁朝伟因为刘嘉玲未孕而出现白发?(图)

大S的十大超级模仿秀(图)

揭秘: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唯一的一次合作(图)

娱乐圈中谁把陈慧琳视为梦中情人?(图)

足球场上的三大经典之吻(图)

贝克汉姆与辣妹的囧样(图)

周星驰遗传了父亲的风流?(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