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的儒学17苏轼的儒学著作之《论语说》

(2025-08-23 07:44:17)
标签:

文化

苏轼

儒学

著作

《论语说》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的儒学17

——读苏札记之二十一

 

我楚狂人

四、苏轼的儒学著作3

2.“海外三书”的基本情况3

其三、《论语说》

《论语说》是苏轼晚年创作的经学著作,初稿始于元丰三年(1080年)贬居黄州时期,后经海南儋州修订最终完成。苏轼自述该书旨在"发孔氏之秘",其弟苏辙称其解经"时有发明"。因元祐党禁及明代科举独尊程朱学派,原书在明代焦竑访书时已失传,现存辑本主要通过南宋至金元文献引录整理而成。中华书局2022年版《苏东坡全集》首次系统恢复该书原貌,为研究苏轼经学思想提供完整文献支撑。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贬居黄州期间,于雪堂夜读著述完成初稿五卷。此阶段创作被其称为"穷苦憔悴之时,著述未成",至元符元年(1098年)谪居海南儋州期间,经二十年修订最终定稿。苏轼临终前将手稿托付友人钱济明,预言"三十年后,当有知者"

苏轼是书,反对乡愿式虚伪道德,主张仁爱源于人性本源,提出"仁统四德"说,将仁义礼智统一于仁学框架 。仁学始终是苏轼思想的核心。

其中庸诠释,批评理学学派"不偏之谓中"的解释,主张通过内省达到至诚境界 ,提出宁取狂狷之士而不趋乡愿的中庸实践准则 。

经典互证是苏轼的主要论证方法,将《诗经》"思无邪"与《周易》无思无为思想结合阐释 。通过《尚书》典谟论证礼乐制度的实践价值 。等等。

元祐党禁期间(1094年起),该书因政治迫害未能刊行。至明代万历年间,焦竑编纂《国史经籍志》时已不见传本。现存最早辑本收录于清代《四库全书》经部,现代整理本包含一百四十余条佚文。

四川大学《三苏全书》(2001年)首次系统辑录该书佚文。中华书局2022年版《苏东坡全集》通过以下方式恢复原貌:

汇集南宋朱熹《四书或问》、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等十二种文献引文,采用编年体例重构注释体系 ,补录苏轼其他著作中相关论说三十余条 。该辑本被学界视为目前最完整的版本。,2023年出版的《三苏经解集校》进一步校勘异文二百余处。

应该说“海外三书”可以完整地体现苏轼的儒学思想,其核心就是“仁”,其行为准则就是重视“仁”的实践。

浅说苏轼的儒学17苏轼的儒学著作之《论语说》
儋州东坡书院,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浅说苏轼的儒学17苏轼的儒学著作之《论语说》

浅说苏轼的儒学17苏轼的儒学著作之《论语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