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牛年说牛板角青牛 |
分类: 谈天说地 |
地位最高的牛
——牛年说牛之二
我楚狂人
其实牛在被驯化之初,除了耕地,也常常成为运输工具,这就是牛车。我们在中原地区还能见到,两头黄牛拉着大车。《资治通鉴》里,东吴鲁肃这样形容下级官吏的形象:“乘犊车,从吏卒。”可见当时牛车还是很重要的代步工具。那么,是不是直接会成为坐骑呢?我们知道,汉族人骑马还是在战国时期才盛行的,归功于“改革家”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那么,骑牛呢?也很早,至少我们知道大圣人老子就是骑牛的,他的坐骑就是大名鼎鼎的板角青牛。窃以为这就是世上地位最高的牛,圣人的坐骑,还有比这个更加荣耀的吗!
话说老子西出函谷关,骑的就是这板角青牛。何谓“板角青牛”,有人煞有介事考证,说是“兕(si)”,还冠以“瑞兽”的称号。说是:兕这种生物长的很像水牛,但皮毛是青黑色,头顶额心正中长有一根冲天牛角(板角:额心长有一根独角)。只有天下即将兴盛,才会出来现世。其实,“兕”就是犀牛,力大无穷的猛兽。所以孔子才有“虎兕出于柙”的说法,“兕”是凶兽。可能觉得大圣人骑牛不够威风吧,才有人闹出“兕”的一出。我以为,这板角青牛就是普通的水牛。水牛的角扁而长,明显比犀牛角更“板”;水牛毛色青黑,牯牛本来就青与黑不大分,所以板角青牛就是水牛。
老子西出函谷关,遇到了一个关尹喜,强把老头子留下,于是就有了《道德经》五千言。如果没有这位关尹喜硬要老子传道,恐怕就没有了这旷古绝今的“众经之经”传世,也或许没有人知道,这么早就有人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大问题了。谢谢关尹喜。可惜后人连关尹喜的名字了一直搞不清。“关尹”是他的官职,他是函谷关的守关小吏,“喜”是他的名字,姓什么不知道。其实古人的姓氏与后世不一样,往往可以改,如秦国大将百里孟明视(五个字啊)是贤大夫百里奚的长子,姓“百里”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别人偏偏称他“孟先生”,简称“孟明”,就是一例。但是后人把关尹喜叫做“尹喜”肯定是错误的。
老子为什么要西出函谷关?老子出关之后到哪里去了?没有人知道。只知道陪伴他出关的只有板角青牛。至于晋代有人胡编了一本《化胡经》说是老子出关后,去了西天佛国,点化了释迦摩尼,收释迦摩尼为弟子,这是道教自抬身价:我家的祖师爷是你家祖师爷的师傅,所以天下和尚都比道士低一辈。可惜这个笑话在元朝初年被大喇嘛八思巴拆穿了,反而弄得道教灰头土脸。
总之板角青牛和他的主人出关后就消失了。至于《封神榜》和《三国演义》中威风凛凛的板角青牛,那是小说家言,不足道了。
不管怎么说,圣人的坐骑,够牛!
- (2021-02-12 07:57:13)
- (2021-02-11 08:04:37)
- (2021-02-10 08:12:14)
- (2021-02-09 08:04:56)
- (2021-02-07 07:59:46)
- (2021-02-05 07:43:39)
- (2021-02-04 07:37:34)
- (2021-02-03 07:59:47)
- (2021-02-02 08:05:39)
- (2021-02-01 08: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