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重庆女司机汽车社会汽车交通路怒 |
重庆女司机5月3日因突变车道被男司机逼停并遭一顿暴打,此事从微观上看是路怒所致,从宏观上看则折射出中国进入汽车社会后,所产生的种种乱象,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的道德现状,对中国梦的真正实现妨碍极大。
本文不探讨这名女司机错在何处,也不探讨男司机是否应该施暴,只是把这一单纯事件作为切入点,提请“相关部门”关注汽车社会状态中的中国,该如何把汽车社会的秩序重建。尽管这样的“相关部门”可能根本没有,也就是从国家行政层面上,压根就没有负责这方面事的部门。如若真是这样,则中国将在汽车社会的发展中,产生更多随心所欲胡乱变道并引发更多的被激怒的疯狂。
中国汽车社会之乱,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主要干道还是胡同小巷,汽车已经成为社会公害。有交通规则,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真正遵守的人也占大多数,但总有少数人、个别人,认为驾车就处于强势地位,不守交通规则,不考虑行人,在把别人激怒后,反而强辞夺理巧舌如簧。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其许多路段的交通之混乱,都与首善之区的地位极不相符。笔者所在京城东部的一个地区,每天的晚高峰时段,商贩占据着道路,行车变得十分艰难。而所有每天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各类人等,都对此见怪不怪,低效率与高污染就是在这种状态中持续。
如何解决中国汽车社会所累积的乱象,相信现在没有人能够给出根治的药方,因为它是中国社会道德的缩影。道德问题表现在公共场合时,突出表现为一个“抢”字。物质匮乏时期,人们买生活用品和食物要“抢”,不抢就买不着;物质丰富以后,人们开始抢占道路,开车行驶,无时无刻不在抢先占道,停车以后,则是抢占车位。开豪车的以快和抢为荣,以致北京北四环鸟巢附近成为飙车党的葬身之地。重庆女司机之所以被暴打,根源也在于一个“抢”字,有一个抢在前,就有另一个抢紧跟而上,争相占先,上演了一幕令世人瞩目的闹剧。
中国汽车社会之乱,根源不在车多,根源在于社会道德水准的整体不高。笔者多次访问邻国日本,无论在高速公路还是闹市街区,从来没有看到过一起剐蹭,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声笛鸣,从来没有遇到过晚间对面车辆远光灯大开,从来没有看见过突然并道,更从来没有见到过无理搅三分的行车者。而我们的道路,只要你上路行驶,看见追尾剐蹭剧烈碰撞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都是汽车社会,差距竟如此之大。
不要小看重庆这件事。这件打与被打的事,像一个万花筒,它使我们既能看见中国驾驶者的道德水准,也能使我们看见整个社会的道德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