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我的读书观
2013年6月份,我在“醒客书评”栏目写文《我的读书观》,谈了我对上网与读书的观点。前几天电视报道一位英国女孩的一个经历,促使我再次思考,于是有了这篇“再谈”。
这位英国女孩的经历并不复杂。7个月前,她出于好奇的想法,决定不再上网,用读书的方式充实自己。其结果是,7个月读书364本。她的感受是,200多天的读书生活,她得到的是成就感,是愉悦,是不虚度,最重要的是,她感到自己的成长,自己的收获,比之前那无止无休地上网要强百倍。
弃电脑而捧起书本,英国女孩的行动应该给我们一些启迪。今天,当我们从政要到平民都在追问“时间到哪儿去了”的时候,我们先尝试着从弃电脑入手,然后找一些好书来读,用上网的时间来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我们可能会对时间多一些自己的把握,对人生的成长留一些看得见的足迹。
上网与读书,有什么区别?依我看,最大的区别是被动与主动的区别。网络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比地球上的海洋还要浩瀚,是真正的无边无际。当我们坐在电脑前,就立刻被淹没在海洋中,无法自拔。此时看似你获得了很多信息,得到了不少知识,其实你是在完全被牵着走。一层包裹着一层,把你带进最初你想知道什么都忘记了,此时流走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有限的精力和思考的能力。
而读书不同,读书的主动在于有自由、自主的选择权利。捧读书本,从形式上说有一种仪式感,从感官上有一种学习而不是消磨的感觉。
由于方式不同,电脑与书本给你的思考方式肯定不同。网络文化相比于书本文化,对文化本质的侵蚀已经在悄悄地起着变化。网络的独特传播作用,让人的思维停留在人云亦云、浅尝辄止、良莠难分的层面。网络的方便让人产生所有的事情都依赖于网络,虚幻的成分越来越大。
一个人可以在虚拟的空间内长久地消磨,这对身体、精神的损耗是潜移默化的,这已经被大的事实所证明。
弃电脑转而读书,虽然有些绝对,但值得提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