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篱采菊fhx
东篱采菊fhx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03,891
  • 关注人气:1,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为让他记住祸从口出,临死前用锥子在他舌头刺出血,但他仍死在嘴上了

(2019-05-13 17:41:59)
标签:

杂谈

贺若弼,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和隋朝时期战功赫赫的名将。
他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是一个有出息的小伙子。开始当官是在北周时期,他跟随北周的齐王宇文宪,被封为当亭县公。后来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立了战功,被封为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官拜吴州总管,因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为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可谓是功成名就。但是,因为自恃功高,心生怨怼,慢慢地为隋文帝所疏远。
大业三年(607年),以诽谤朝政之罪,为隋炀帝所杀。
这就是贺若弼的简单经历。
其实他的父亲贺若敦早就知道儿子的弱点,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一直担心儿子的下场。
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以武艺好、为人忠烈而出名,在北周当过金州总管,后来遭宇文护杀害。父亲临刑的时候对贺若弼说:“儿子,我的死,我自己心里很明白,全都是因为祸从口出啊!我是因为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管不住自己的嘴而死的,你一定要引以为戒啊。”说完就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说话一定要说话谨慎。贺若弼当即向父亲发誓,以后谨言慎行,谦虚待人。
贺若弼牢记父亲的遗言,刻苦习武,而且能写文章,博览群书,很快就出了名。北周齐王宇文宪很敬重他,引他做了自己的记室(大约就是秘书)。
周武帝的时候,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没有做皇帝的才能,该另选他人,这关乎江山社稷,这件事我和贺若弼也谈论过。”于是皇帝把贺若弼叫来询问,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无法动摇,害怕灾祸落到自己头上,又想起了父亲的遗言,于是对皇帝说:“太子的学问每天都有进步,没有看到他有什么缺点,我觉得挺好的。”皇帝听了之后默默无语。贺若弼退出来后,乌丸轨知道了他和皇帝说的话,严厉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解释说:“君王的口不紧就会失信,大臣的口不紧就连命都保不住,所以我不敢随便说话。”
果然,等到太子即位后,乌丸轨被杀,而贺若弼则免去了杀身之祸。他心里暗暗庆幸自己,又暗暗佩服父亲。
公元581年(隋开皇元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是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之志。想找个可以帮助他成就大事的人。高颎说:“朝廷里的大臣中,从文武才干上来看,没有一个可以比得过贺若弼的。”隋文帝深有同感,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让他准备平定陈朝。贺若弼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献上灭亡陈朝的10个计策,隋文帝看了很高兴,并赏给他宝刀一把。
公元588年(隋开皇八年)十月,杨坚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又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由晋王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声势浩大。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广陵(扬州),集中在长江北岸。
开始,贺若弼要沿江防守的士兵们在交接的时候,一定要集中在历阳,每次都在历阳树立了很多旗帜,满山都是军营帐篷,声势浩大。陈朝人都以为隋军要大举进攻,于是征发了全国大部分的军队前来防守。后来才知道是隋朝的士兵在交换驻防地,所以征集来的士兵很多都撤走了。以后每次换防都是这样,陈朝人都以为这是很平常的事,也就不再动员大批人马来防御了。贺若弼由此麻痹了陈朝,率领大军渡江的时候,陈朝人根本没有任何察觉。贺若弼很快渡过长江就攻下了南徐州(镇江),隋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买酒喝,被贺若弼知道后,立刻将违犯“禁酒令”的士兵抓来斩首。军队开到蒋山(南京市东北的紫金山)的时,距离国都建康(南京)很近了,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等人率领精锐士兵前来抵抗。田瑞率军攻打贺若弼,被贺若弼打败逃跑了。鲁广达等人率领部队相继冲锋,气势非常勇猛,贺若弼的部队看似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败退”。贺若弼估计敌人士兵已经骄傲起来,失去了戒备心,而且也陷入了疲劳状态,于是命令士兵大举反击殊死战斗,将陈军杀得大败。陈朝大将萧摩诃被俘,贺若弼下令将他拉出去斩首。萧摩诃神情自若,丝毫也不怕死,贺若弼就把他放了,并以礼相待。后来杀进陈朝皇宫,当时陈叔宝已经被韩擒虎抓住,贺若弼来了后,叫人把陈叔宝带来让他看看。陈叔宝听说要见贺若弼,吓得要死,冷汗浸湿了衣服,见到贺若弼后浑身发抖,不停地给他叩头。贺若弼对他说:“小国的国君面对大国的使者,按理说应该下拜,这是礼节,你不用害怕,你进入我朝后还是能当个归命侯什么的,所以也不用有别的顾虑。”
回朝后,贺若弼因为怨恨自己没有抓到陈叔宝,让韩擒虎抢了头功,功劳也排在韩擒虎的后面,于是和韩擒虎争吵起来,越吵越激烈,两人把刀都拔了出来,周围劝说的人也无可奈何,最后经皇帝隋文帝调解才罢手。隋文帝下诏表扬贺若弼。
而战争的总指挥杨广却因为贺若弼在事先定好的进攻时间之前就和敌人决战,违反了军令,把贺若弼交给有关官员处置。隋文帝派人把他追了回来,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厚待他,拜为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赏给他很多财物。
贺若弼立了大功,地位和名望都很高,他的兄弟都因为他而被封为郡公,担任了刺史、列将一类的官职。贺若弼家里的珍玩数不胜数,穿绫罗绸缎的婢女都有好几百人,当时的人都认为已经非常荣耀了。贺若弼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名声都超过了其他大臣,觉得自己应该能当宰相。后来杨素担任了右仆射,而自己还是个将军,心里很不平,他把父亲的临终遗言忘得一干二净,将这种不平表现在了言语中,到处发牢骚,真是“山能挪,性难改”,后来果然因言获罪,被免官,贺若弼怨恨得更厉害了。
又过了几年,因他继续怨言不断进了监狱,皇帝对他说“:我任命高颎和杨素为宰相,你却经常发议论,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依然很傲气地说:“虽然高颎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的表兄弟,但是他们那两下子我知道,他们的为人我清楚,所以才这么说。”大臣们因此都纷纷上书说,贺若弼对朝廷不满,应当处死。隋文帝觉得他功劳很大,只把他废为平民。一年多后又恢复了他的爵位,从此不再重用他,只是每次宴会赏赐的时候,还是对他很优厚。
有一次,突厥人入朝进贡,隋文帝让突厥人射箭,突厥人一箭就命中靶心,仰着脸,傲气十足。皇帝感叹说:“除了贺若弼没有人能和他们相比。”于是传令贺若弼射箭,被冷落的贺若弼受宠若惊,跪下来祈祷说“:我如果是赤心为国的,就应该一箭命中。如果不是那样的人,就射不中。”结果真是一箭命中靶心,隋文帝大悦。
隋炀帝当太子的时候,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3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良将,但是他们之间的优劣如何呢?”贺若弼说:“杨素是个猛将,但并没有谋略;韩擒虎是善于打斗的将军,不是善于领导的;史万岁是善于骑马的将军,不是大将之才。”太子问:“那谁是真正的良将呢?”贺若弼下拜说“:这得由殿下自己选择了。”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自己可以当大将,比他们强多了。结果隋炀帝即位后,贺若弼更被疏远了。最终贺若弼没有遵守父亲让他谨言的遗训,因为口无遮拦私自议论朝廷得失而被杀,死的时候64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