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的梦该醒了----连出身名校的博士后“国际文凭”都不能保证“基本生活”,“国家学历”和“大学文凭”又有多大价值?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
今日学堂 校长 张健柏
请各位大学生们,家长们先看一个新闻,再好好想想:对于您自己和您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您怎样防止孩子走上这条落魄的路?如果您是孙博士的父母,您会后悔当年做错了什么?您现在做的事情和对孩子的要求,会不会与当年的孙博士父母一样?
报道说:南开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在美国八年,曾在世界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过论文的孙博士;归国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在农贸市场摆地摊,每天靠煮土豆、红薯充饥,露宿街头数月,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被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收容—
很多好心人怪我们国家不重视人才: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议论和“背景报道”。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孙博士肯定是“有能力”工作的。他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而且,这个社会绝对没有对它关上大门,他有太多的机会,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我不认为“社会很残酷”,也不认为“政府不重视人才”,以他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美国博士身份,国内各大学都会热情邀请他做教授的-----即使他没有什么真正的教学能力,但是他有“名牌效应”,就算是顶级的国立大学不行,大量的民办大学也需要他来“顶顶门面”,就算他没有任何真正的本事。最差的,在中国找个教英语的培训班教员,连非洲留学生都能混的地方,他这种正宗博士难道至于干不下去吗?在中国这种“崇拜文凭”和“学历”的国家,孙博士们的“身份”本身就是价值,他的就业机会,其实比在美国要好很多。至于这样只能啃土豆,露宿街头吗?
可是,这又是不能忽视的事实。照片中的孙博士也不像一个很傻的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落魄?难道社会真的有责任吗?中国的家长,能够从孙博士的案例中学到什么有益的教训?总不能您的孩子已经成了这样,您才来开始想解决的办法吧?现在您如果是孙博士父母,还能做什么呢?最多,把他带回家,让他有口热饭吃,做啃老族。把自己的孙子从“救助中心”接回来,自己代替儿子来承担第三代的抚育责任,别让儿子在外面丢人献丑。最好的结局,就是20十多年后再培养出一个博士孙子,如果还能活这么久的话。。。。。。那又如何?
大量的中国父母,目前不都正在这样做吗?中国的啃老族,难道比孙博士混得更好吗?实际上,这些啃老族还不如孙博士。孙博士虽然缺乏社会交往和基本生活能力,但是他很顽强地试图依靠自己活下去,不想靠救济,这说明他比现在这些没有自尊的啃老族更值得尊重,他的案例更有悲剧色彩。大量的啃老族不为人知的原因,无非是这些不肖儿女们的大学文凭牌子,没有孙博士这么响亮,所以无法吸引媒体来关注而已,我们就假装事情没有这么坏!
孙博士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原因,他显然很想“靠自己生存”,但是实在找不到什么办法,他“认死理”也是体制教育不教孩子们“学会思考”的结果。我们要质问的是:孙妈妈当年为什么不教给他“靠自己生活”的基本能力?为什么他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老师,不教给基本的思考能力和社会知识,以及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以至让他现在连一个小贩的生活思考能力都不如?而且,就算他开窍一点,幸运地到了某所大学教书,您觉得就是“好事”,您的孩子愿意送给他当学生吗?(实际上我们的大学里充斥了大量这种类型的人才,离开学校就活不下去的大学老师)
如果一个国家从上到下只关心钱,这个国家就很危险了(孟子说的)。
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只关心“知识”和“文凭”,人生和社会就很会可怕。
如果家长们不知道关心孩子如何“成人”的教育,不关心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即使您的孩子有了孙博士的文凭又能怎样?
更大的可能是:大多数的家长,不但没有得到文凭,连“人”也丢了。这就是我说的:应试教育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博。
孙博士不缺乏知识,也不缺乏文凭。他缺的是“心眼”,缺乏最基本的,小商贩们不学就会的基本常识。他拥有很多知识和高级文凭,本可换来比大多数人更好的生活,可是他连这种简单的交换都不会。他居然选择用自己最差的弱项,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本领---摆地摊,来应对“现实生活”。可以知道,他的高智商和长期的学术训练,根本对他的生活毫无帮助。难道家长需要这样的结果吗?
也许,这个博士当年不去读书,而是去当小贩,家长也不用花这么大的投资,现在他会活得更好一些吧?假如您是孙博士的家长,您愿意他去当一个快乐的小贩,还是做现在这种“高级博士”?
美国的校长说:教育是提高被教育者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可惜,孙博士身上,我们看到所谓的“教育”是相反的例子:剥夺了他身上本来就有的基本生存能力。这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在12岁以前不去培养和保护,可能就这样终身当“书呆子”。
今日学堂一直坚持“心理和行为教育”为核心,并一直告诉家长:别只看学堂的英语教育出色,知识教育丰富,学堂最有价值,最重要是心理和行为教育。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教育。我希望,中国的学校都能这样做。要做到这一点,中国的家长必须有这个要求。如果家长只要求“考大学”,只要求“学知识”,只关心“分数”,现在的学校当然只能满足您的“要求”。
只是文凭会有的,知识会有的。但是幸福不会有的,生活不会有的。更没有前途和事业。教育中,知识是最容易获得的,而生活能力,融入社会的能力,却是最难学习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中国的家长,被不诚信的,偷懒耍滑的教育系统,哄得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教育,都只认“分数”和“文凭”了。未来是可怕的!
下面附新闻原文,据报道,北京电视台亦采访了这件事。
海归博士后条件太高拒绝找工作和施舍 摆地摊为生(图)(一)
[ 时间:2009-11-19 09:41:29 | 作者: | 来源:武汉晚报 ]
11月17日记者根据孙爱武的大舅哥刘全胜提供的地址来到这里时,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孙爱武并没有出摊,至于他在何处,刘全胜也没有联系到他。刘全胜透露,孙爱武夫妻有3个孩子,虽然夫人是全职太太,仍难以独自应付繁重的照料工作,而孙爱武在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孩子的重压下也难以承受,不得不回国转投亲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