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湖南卫视自制的年度大戏,加上精心剪辑的预告片花吸引,所以我看了,也被吸引住了。影片采用商业大片惯常手法,把男人的真性情、湘西美丽神秘的风景以及民俗这些时尚元素融合在主旋律影视剧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石三怒这个角色极具冲击力。
本剧的主题是追寻血性,这其实契合了当下中国人集体的心理焦虑,而湘西是其承载体,所以不应局限于湘西。影片在展示湘西纯美景致与彪悍民风的同时,还应更进一步塑造全体国人的文化图腾符号,对发生于湘西的事件进行抽象提炼,使湘西以外的人也能感同身受。借用文学的话说,这部戏要“来源于湘西,高于湘西”。感觉导演在这方面挖掘不够,因此其他国人只能当看风光民俗片,看过就行。
比如过多着墨在风景和民俗。在剧中的端午节赛龙舟,以及天坑堵命等几个重要情节,完整展现了梯玛法师主持的全部细节,可以体现仪式的郑重,也可以展现群体的勇敢,但却没有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个体。与剧情主旨关联不大,更像是电视台联合地方在搞旅游推销。
另外,导演叙述的视角变化不定,让观众看起来很累。戏开场时是田穗穗在念旁白,让人以为整部戏是以田穗穗的视角展开,中途却又有童莲出来念旁白,就有些让人发懵了。要分清剧中角色也很麻烦,一直没弄清楚男主角是龙耀武还是石三怒。从主题看我觉得应该是石三怒,但从戏份看又像是龙耀武。再有叙事方式不够戏剧性,张力不够。龙耀武跟田穗穗的初次偶遇没有表现出触电,更像现在的烂仔上街洗眼,与《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偶遇薛绍所表现出的如梦如幻感觉相差太远。开场田大有和石天保决战的戏,气氛铺陈也不够,没有把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造出来。
如果定位是对于全中国人血性的逼问,那么事实是可以夸张的,围绕主题,把国家民族的故事植入湘西都可以。而湘西本身的细节,若无关血性,则能省就都省了吧。
感觉可以参考Brad.Pitt的《燃情岁月》组织方式。那部电影里面有美国西部风景、有一次世界大战,有男女争夺,但所有这些元素都为展示Brad真性情主题展开,没有喧宾夺主,于是成了史诗。或者还可以学学《教父》的叙事结构。故事从盛大的端午节赛龙舟开始,而冲突在石三怒递上牛角刀时在石三怒与龙耀武之间爆发,之后牵引出排帮、竿子队的恩仇,再就是国仇与家恨的抉择。一样体现出的血性,一样可以卖旅游,说不定就做出了我们的史诗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