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先猜猜这件文物是什么年代的?
红山玉,来自5000多年前的精美之器。

2】这是叶子在2009年首博的“早期中国”展上第一次拍的红山玉

3】这是现在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红山玉,左边的那条C形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4】5月24日,继续和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的朋友们一起参观博物馆,这次是来到了坐落在万寿寺的北京艺术博物馆。万寿寺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家的家庙。这里经常会有很不错的展览,比如这次的“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集中展览了107件红山玉精品,全面展示了红山文化玉器独特的文化内涵。
红山文化的命名,源于1935年内蒙古赤峰红山的考古发现。红山文化距今有五六千年了,它的分布跨内蒙辽宁河北吉林等四省区。
红山文化的发现表明,它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明发祥的源头。
1983年,考古队在辽宁牛梁河有了重大发现,这次展览的很多展品就来自牛梁河。

5】这是开创了中国史前用玉先河的兴隆洼人制作的玉玦,兴隆洼人也是生活在辽河流域,但是距今已有8000年了。
与兴隆洼人有一定继承关系的红山人在制玉、用玉上达到了成熟。
叶子在想,即使现代的我,能不能有辨别普通石头和玉石的能力,能不能不用金属工具仅用手工制作这样圆润规矩的玉玦呢?

6】红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先民已经能打造出较为精致的石镰、石斧等生活工具,也许就是在不断的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先民们积累了温润洁净的玉石知识,他们崇尚美玉,琢磨美玉,终于,玉石作为装饰、神器和礼器的重要用途伴随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岁月。
从左至右:带齿兽面形玉器,牛梁河第二地点一号冢27号墓出土
带齿兽面形玉器,巴林右旗查干诺尔苏木遗址出土
带齿兽面形玉器,牛梁河第二地点一号冢22号墓出土
勾云形玉器,牛梁河第二地点一号冢21号墓出土
这些玉器是做什么的呢?猜不透古人的想法

7】大量出现的斜口筒形玉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头顶后部(也有出现在胸部),难道这真的是束头发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古人的头发真是浓密啊!

8】斜口筒形玉器坯料
牛梁河第二地点四号冢15号墓出土。这是加工上面玉箍的剩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用来攻玉的是什么他山石呢?

9】双人首三孔玉饰 勾云形玉器
也许,像一些研究说的,这些或复杂或圆润的孔洞是先民们用绳子或牛筋沾上高硬度的砂子通过反复的拉动、摩擦切割出来的。

10】玉钩形器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
它是神器吗?

11】到底它们是怎样被加工出来的呢?

12】玉臂饰,牛梁河第三地点第9号号墓出土
抛光的完美无缺,圆润的玉饰两边都钻有小眼,方便带在某位女子(也许是男人)的臂膀上,这样美的装饰,即使到当代也绝不落伍呢!

13】玉镯玉环
看到这些规则的圆,真的很好奇先民们是如何掏空一块坚硬的玉石的呢?

14】这件玉镯甚至带着墓主人的臂骨

15】玉环玉璧和玉钺

16】玉贝饰
牛梁河第二地点一号冢冲沟内采集

17】也许最容易理解的是这些小动物

18】 玉凤
牛梁河第十六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

19】玉鸮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

20】玉蝈蝈
牛梁河第五地点二号冢9号墓出土
玉蝗虫 牛梁河第十六地点一号冢积石层底部出土
玉蚕
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

21】玉鳖与玉龟

22】双鸮玉饰
牛梁河第二地点一号冢25号墓出土

23】鸟兽纹玉佩

24】绿松石鸮
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出土

25】绿松石坠
当地并不产绿松石,这些美丽的石头来源于商贸交易?

26】这么多的玉雕龙,它们是猪形还是熊形呢?
甚至还有人认为,它的形状与婴儿的胚胎相仿。
也许,它代表的是对死者重新投胎降生完成生命轮回的期许?

27】最美最珍贵的玉雕龙

28】玉人 牛梁河第十六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

29】一个小小的无头孕妇裸体像,简简单单,制作它的先民怀着怎样的心情做了它呢?是按照他老婆的形象吗?

30】还有很多不好理解的玉器

31】红山玉,古朴稚拙,充满了魅力。
虽然它与我们近在咫尺,却始终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让人猜想不断。
小贴士:北京艺术博物馆位于紫竹院附近的万寿寺。参观票价20元,使用北京博物馆通票可免费二人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