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中曰原创剧评心术 |
分类: 文娱随笔 |
看《心术》说“仁”意
文/金中曰
——观电视剧《心术》有感
感谢新浪博导涛妈的推荐支持,也感谢圈子和博友们的支持!
仁心仁术仁爱是所有社会人对医生的要求,但是医生是什么人?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我们在要求普通人的时候,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而对待医生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因为他们也是生活在我们当中的普通人而已。做个社会人,不止是在技术上要求仁心仁爱仁术,在社会各个地方和岗位不是都需要人仁心仁术仁爱么,包括企业里的人性化管理。有时候我在想,教师和医生似乎是这个社会所有职业中思想水平要求最高的职业。不仅要求自己的专业水平高,还要求人的思想境界高,没有高境界,别进这一行,可见教师和医生在衣食住行里所占的两项是何等重要。教师关乎于人的文化素质与水平,医生却关乎于人的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因此,与教师相比较,似乎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要求更高。正如《心术》里的老院长所讲:医生从事的是铸就英雄的行业,看不清这一点,别当医生。
观看《心术》,对于那些职业要求 “心”和“术”必须在“仁”字上下功夫,确实苦了这些做医生的,其实也苦了患者,因为当患者要求医生一切要博“仁”时,他或她的行为是否也有“仁”意的存在?是啊,不论多么崇高的职业,那些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们也是普通的百姓也是普通人,所以说,当吴秀波、海清还有张嘉译将一个个普通的医护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感觉就像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一样,因为他们也要生活,他们也有痛苦,他们也有爱恋。现实中,当他们面对患者时,思想境界如何确实是无比的重要,因为他们是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他们的职责就是在努力救治这些生命,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
当然,我们要求医者努力,这个绝对无可非议,然而谁能讲现在的医生水平就是得将所有的患者救助成功?其实,现实大家都知道,假若要是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也得等它千年万年。现在医生们专家们每日里都在努力的工作与研究,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面对每个不同的新的病例,他们都得全力以赴救治,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医院,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这些努力,其实就是“仁”意的表现,所以换位思考可能就会舒心些,毕竟世界每天都在进步。都道“医者父母心”,那么做“儿女”的呢?看来相互理解也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假若双方全都想明白了这件事,可能医患之间的关系就没那么紧张了。
我的一位做医生的朋友告诉我,他刚入医生这一行业时,心里充满了骄傲,医生是个多么崇高的职业啊!但是进入了这个行业就发现,每日里累得要死不说门诊部就像个菜市场,就连自己大声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因为这样会换来患者的痛骂或者是不满。他们需要每日里的小心翼翼。而且没有什么节假日或者完整的夜间休息,随时都可能遭到呼唤。所以说,从事多年医生的职业后,他的心里多少有了些抱怨。然而,当我问他后悔吗?他却摇摇头,同时骄傲地告诉我他救治了不少患者,并且对自己的医术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帮助。看着已经成为主任医师的他,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尊重。
也可能是医药代表或业内个别人的行为破坏了不少医院的形象,而实际的暗箱操作我们普通人怎能知道,很多医生还很郁闷呢,因为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就如《心术》里讲得一样,他们只是在执行着一个医生应有的职责而已。但是患者不那么看,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不知深浅的就医环境。就如我老爸前一阵子眼睛因黄斑病坏死做手术,打的针是进口的,完全自费,一针就将近两万元,老爸刚一听说就道:打!可是打完后没什么效果,与其他的患者一沟通原来如此,基本无效,而再去医院,医生说还得打一针,老爸当场就急了,医院把我们当什么了?一针两万元呢。说完佛袖而去。我只好冲着医生勉强的笑笑表示遗憾也跟着出了门诊室,出来后仔细一想也挺生气的。两万元一针,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医生是否考虑到了这一点?老爸很愤慨地说,每一针医生都有好处费。我听了不置可否,因为我也心存疑惑。
看着《心术》,我联想着身边的遭遇,但是又看到像吴秀波张嘉译饰演那样的医生,那绝对是好医生啊,不论他们日常的生活态度怎样,但是一上手术台,他们的行为却是圣神的,因为他们都在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以爱心和“仁”意对待患者。真希望我们今后在治病的过程中都能遇到像他们那样的医生,用仁心仁术仁爱对待每一位患者,当然也希望我们的患者也能用“仁”意对待医生吧。而面对那些医疗行业上的败类我们百姓虽无奈,可是医药分家等医疗改革方案也是指日可待的。
抛开题内话,真的很喜欢演员吴秀波、海清和张嘉译,他们的演技是一流的!
温馨提示:
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