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洛阳心理师蒋庆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1,524
  • 关注人气:1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家教你区别真假“网瘾”

(2018-09-17 11:54:04)
标签:

网瘾

阳光心理

心理咨询师

情感

健康

分类: 心理常识
心理学家教你区别真假“网瘾”


暑假过后,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阳光心理咨询中心,希望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家长们说,一放假,孩子的“网瘾”又犯了:有的12小时泡在网吧,不食三餐;有的甚至夜宿网吧,害得家长到处找。

对此,家长们打的打、关的关,但似乎缺少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更有家长发现,孩子沉湎网络后,整个精神都颓废了,于是担心孩子精神出问题,赶快向心理医生求援。

一位家有小学三年级男孩的家长对阳光心理咨询师说:自从前年孩子迷上网络以后,已经是连着暑假、寒假两次带他看“心病”了。

他是“网瘾”吗?我们家长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需要做的什么?听听心理咨询专家的看法吧(严肃科普:文中所有姓名均为化名)。

案例分析

【案例1】父母常年奔波,少年网吧为家

男孩尧尧读初三,14岁,却已有两年“网瘾”。尧尧的父母常年从商奔波于外地,由爷爷奶奶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

刚上初中时,尧尧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迷上网络,他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

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

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而且与周围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

阳光心理咨询师:在这个案例中,尧尧的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

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加之祖父母年纪大,对他的管教不严,平时和父母交流沟通又很少,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因此内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另一方面,进入初三后,由于学业紧张,频繁的考试,他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因为在网络中他没那么“失败”。

这个案例留给所有青春期孩子父母们思考的是,一定要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有效是指要把握孩子的思想状况,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引起他们反感的一再要求和训诫。

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有限,因此家长对他们适当的管束仍然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他们的时间规划和任务执行方面。

最后,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后要多加赞扬,在他们受挫后也要及时给予鼓励,青春期的自信多是源于他人的鼓励和肯定。

【案例2】父亲暴力阻止,儿子对抗成“瘾”

今年读初一的浩浩在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一台电脑。

然而,浩浩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父母看到他经常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瘾。

从此,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安,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

后来,父亲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浩浩非常气愤,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

父母找到他后,从开始一个耳光,到一顿暴打。渐渐地,浩浩为对抗父母,许多次故意躲在各种场所,却对父母说在网吧上网。

阳光心理咨询师:这个案例中浩浩不是“网络成瘾”。

对他来说,开始拿到电脑是一种奖励,网络在他青少年生活中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即使他喜欢上网,时间长些也并不等于成瘾。

父母由此采取封杀态度,效果适得其反。可见,在某些青少年网络依赖的表象下,绝大部分是家庭和社会出现了问题。

家长、老师们过早地给孩子贴上“网瘾”的标签,这样反而催生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心理学家教你区别真假“网瘾”


“网瘾”类别

根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

1、网络性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

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家庭关系更重。

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

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大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属于前三类。

“网瘾”原因

孩子放假在家无人看管,稍不留心,万一陷入网络的深渊可怎么办呀?父母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分析一下导致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学习成绩至上的评价体系。

不良的学业成绩很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备,由此产生的挫败感,促使青少年转而寻求各种缓解学习压力,而网络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

第二,同伴关系不良。

沉重的学业压力和家长的过分保护,使得独生子女往往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发展同伴关系,因此他们内心的苦恼常常无人分担。

第三,孤独感。

现在很多孩子不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就是父母太忙,根本没时间和孩子相处,很少从心理上真正关心孩子,认为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就是爱。

殊不知,孩子会逐渐产生孤独感,将注意力转向虚拟世界,从中寻求成就感和归属感。

专家详解“网瘾”

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瘾”?1994年,美国精神病医生伊万•戈德堡(IvanGoldber)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并将它命名为“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指的是因重复对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周期性的、无法自拔、无力控制的着迷状态。

患者常常表现为自我封闭、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显著下降、严重依赖虚拟世界、厌恶现实世界,并程度不同的存在抑郁、强迫、偏执等不良心理状态。

真正的网瘾患者是丧失学习、工作的社会功能的,他们需要长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网络成瘾虽然表现为长时间的上网行为,但上网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网络成瘾的一个判断标准。

有很多人长时间泡在网上是因为工作需要,如软件工程师等,而不是由于对某种网上活动不可控制的内在冲动。

而网络成瘾的后果基本是消极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家长把青少年正常的上网行为都看成是网瘾。

网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我们没有必要逃避;更何况,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无处不在,逃也是无处可逃。

阻止孩子上网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正确的做法是正确地引导和科学地监督。

家长可与孩子约法三章,允许他上网,但必须遵守一些规定。

比如,限制上网时间;未成年人若无成人陪同不得与网友见面等。

家长还应经常检查孩子上网的内容,如发现孩子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要及时沟通,进行引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